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四下數學書蘇教版,四下數學書蘇教版答案

  • 數學
  • 2023-05-02
目錄
  • 四下數學書蘇教版答案
  • 一下數學書蘇教版
  • 2023年人教版四年級數學書
  • 語文書第65頁太可怕啦
  • 科學四年級下冊課本

  • 四下數學書蘇教版答案

    執教者:廣靈016曹云鳳

    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科書59頁10題.11題

    教材分析:

    減法的性質是一節概念課和解題課融合的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加法運算律”和“連加的簡便計算”的基礎上認識并學習減法的性質。掌握減法的性質,對于學生在今后的簡便運算學習中至關重要。本節課以學生已有的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尺尺律進行簡便運算的知識為基礎,通過設置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樂園水球大戰活動為具體情景,讓學生認識減法的性質,并會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便運算,體會減法的性質在簡便運算中作用,從而實現知識的提升。

    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對減法的性質在潛移默化中已經有模糊的認識,但由于其寫成字母的形式有些抽象,學生要靈活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便運算還有一定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經驗與數學知識相融合。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對加法運算律的理解桐困慎,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2.結合游樂園水球大戰的具體情境,理解和掌握減法的性質,能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便計算。

    3.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能熟練運用加法運算律和減法的性質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學難點:運用加法運算律和減法的性質進行簡便運算。

    教學準備:

    洋蔥微課:(1)減法的運算規律(2)減法的性質(3)連減的簡便計算(上)(4)連減的簡便計算(下)(5)加減混合的簡便計算

    教學環境:

    本省小學四至六年級已于5月18日全面開學,故本課在學局敬校四年級教室進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加法競賽

    出示練習九第6題,看誰算的又準確又對。

    127+302354+103 89+125+11

    238+402 417+305 257+35+65

    通過以上計算發現運用加法運算律可以讓我們的計算更加簡便對不對呀,那你們知道減法中有沒有什么秘訣能夠讓我們的計算更加簡便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跟隨狗蛋的腳步探究減法的性質(板書:減法的性質)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播放洋蔥微課“減法的運算規律”

    學生認真觀看微課,并完成中的問題。

    2.觀看微課后,說一說中減法的規律是什么?

    生1回答: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交換減數的位置,差不變。

    有誰要補充什么嗎?

    生2回答:用字母表示就是a-b-c=a-c-b.

    同學們說的非常對,那快來用你學到的知識來挑戰幾道練習題吧。

    3.挑戰洋蔥答題闖關

    學生答題熱情高漲,正確率非常高。

    4.播放洋蔥微課“減法的性質”

    學生認真觀看微課,完成中的問題。

    5.觀看微課后,說一說你從中學到的減法的性質是什么?

    生回答: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等于減去這兩個數的和。用字母表示就是

    a-b-c=a-(b+c)

    學習了減法的性質后,快來挑戰狗蛋的練習題幫助狗蛋和小錘贏取水球吧

    6.挑戰洋蔥答題闖關

    開火車完成練習題,正確率100%。

    三、解題練習,應用規律

    1.播放連減的簡便運算(上)(下)解題課,學生認真觀看學習運用減法的規律和性質來進行連減的簡便計算。在觀看過程中教師適時暫停讓學生用中的辦法完成中的題目并與中的答案進行比較。

    2.完成連減的簡便運算后的練習題,開火車答題,使每個學生參與其中。

    3.學習完連減的簡便計算那遇到更高級的加減混合怎么辦呢?不要急,我們接著跟著狗蛋往下看。

    4.播放加減混合的簡便運算,學生觀看,尤其需要注意“帶著符號搬家”這一計算原則,在觀看后完成練習題。

    5.布置作業

    在作業本完成數學書練習九10.11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利用洋蔥學院的微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性很高。尤其課程中的難點,都可以通過微課解決。自青椒分科以來,申請了洋蔥助教活動,疫情期間利用洋蔥學院來給學生上網課,抓住學生注意力,像動畫片一樣上課,大部分學生都能緊跟教學進度,作業正確率也提高不少,在復學后,再次利用洋蔥來給學生上復習課,幫助學生回憶舊知,在復學測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班級進步明顯,能在疫情上網課期間教師不能實時得到學生上課動態的情況下,不退反進,洋蔥學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感謝青椒學習活動,幫助農村孩子接觸到這么好的教學資源,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用好洋蔥學院,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下數學書蘇教版

    答案:11.(25分)

    (1)答E給3分,答C給2分,答A給1分;答B、D不給分。(A項,“這說明這位同事做事的態度不夠認真”不準確,還說明摘菜也是一門學問;B項,“這樣寫是表明事務主任不夠權威”錯誤,這樣寫是為了突出老魯的勤勞又肯吃苦;D項,“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樂觀精神和對教育工作的熱愛”錯誤,應是我們的無奈。)

    (2)①描繪老魯初到學校的情景,為下文老魯應聘校警工作作鋪墊。蠢鎮(2分)

    ②勾畫出老魯淳樸能干的形象,與下文相呼應。(2分)

    ③暗示了學校的相關情況,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2分)

    (3) ①熱情能干。指點我們摘菜,并且摘菜極其內行。

    ②樸實誠懇。面對校長說橋檔絕有可能欠薪的話,他認為能吃一口這樣的飯就行。

    ③勤勞敬業。每天前往龍潭挑水,還往教員房間送水。

    ④樂觀開朗。對新的生活環境滿懷希望。(答出三點即可,6分)

    (4) ①內容上,介紹學校信息和老師生活情況,彰顯出時代背景。

    ②人物上,介紹過去的用水情況,并通過與他人的對比,突出老魯的吃苦耐勞和敬業 精神。

    ③結構上,既承上文繼續表現老魯的熱情能干,又引出下文我們的疑問,并與敏姿后來學校的搬遷相呼應。

    ④效果上,豐富文章的內容,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每點2分,共8分)

    2023年人教版四年級數學書

    教師們在教學計劃的編制工作上有什么樣的意見或者建議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 工作計劃 以供大家閱讀。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一)

    一、班級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3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25人。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同學的良好學習習慣已經初步養成,都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學習數學的興趣較高,但是由于班級存在較嚴重的兩級分化現象,學生在學習水平上差異較大,有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差,上課經常走神,學生的自我約束的能力很差,作業不夠規范,馬虎、粗心現象特別突出。尤其是翁浩、林海清、郭林馨、陳麗娜、張樺鍵等人,本學期還要重點抓。另一方面,班級部分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學期也要進一步和這些家長做好交流和溝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的內容:四則運算;位置與方向;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在本學期里學生將地學習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重點學習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學習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打下基礎,并學習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三角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進一步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征、圖形的變換以及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折線統計滲斗歷圖。讓學生學習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制作單式折線統計圖銷衡,學會看懂此種統計圖并學習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計算內容,教學用所學的整數四則運算知識和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實踐活動--"營養午餐"和"小管家",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探索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難點:位置與方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四、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叢搜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了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措施

    1、努力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聽課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課前的預習、課后的復習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規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針對我們班部分學生不愛做作業的情況,在作業檢查過程中,主要采取"分工責任制",將每個大組分成三個小組,由小組長每天早中兩次檢查組員作業,沒有完成的由小組長負責監督補充完整,小組長的作業由班長和學習委員負責監督,對作業完成質量高的學生給予一些獎勵,而對于拖欠作業或作業質量低的學生給予批評教育,若達到三次以上沒達到要求的,將請家長到校進行溝通,并且一周內不能參加學習星的評比。讓每個班干部分工明確,加強監督力度,做到賞罰分明,杜絕學生養成拖欠作業的習慣。

    2、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控制訓練量,把握訓練密度,以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重視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講求精講多練,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解決所存在的問題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針對本班學生計算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要求每位學生每天要完成一頁口算題卡的練習,針對筆算能力較差的學生,每天將完成3題筆算練習,并且要家長批改,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每周將進行一次筆算小測,另外本學期將舉行一次班級十分鐘口算競賽和一次班級筆算驗算比賽。

    3、加強解決問題的教學。本冊教材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問題都是由已學過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增加一個條件或改變問題而成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找等量關系的能力,通過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每周布置一篇數學日記,讓學生通過記數學日記的形式,去觀察身邊的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一些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4、在教學中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5、多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并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6、抓好培優補差工作。

    (一)優秀學生培養措施

    1、保護優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質疑。

    2、在教學中滲透課外知識,指導學生自學,課外有計劃對學生進行抓優指導。

    (二)后進生輔導措施

    1、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對后進生多寬容,少責備。對后進生做到:誠心、愛心、耐心。

    2、不僅要注意培養后進生的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養其興趣的穩定性和集中性,使后進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學習中專心致志,精益求精,從枯燥中尋樂趣,于困難中求喜悅。

    3、老師的輔導要及時,課堂上設計部分適合后進生的問題,多給后進生機會,適時的給與輔導,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

    4、后進生的作業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時的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

    5、進行"一對一"的結對子活動。

    6、多進行家校聯系,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信息,共同促進后進生進步。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二)

    一、學生情況簡析。

    全班共有66名學生,全部來自農村或者是場鎮。學生學習興趣不很高,基礎知識不扎實。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 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存在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二、教材簡析。

    這冊教材包括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量的計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等內容。

    1、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這單元進一步學習三步式題的混合運算順序,學習使用小括號,繼續學習解答兩步應用題,解答比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它的特點是未知量隨著兩個量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連乘和連除應用題集中在一起教學,加強彼此的聯系,有助于加深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并能進行相互檢驗。在這一單元增加簡單的統計內容,這也是小學數學教材改革的趨勢,學生及早掌握一些統計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及加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

    教學關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是在前面所學有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復習、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數的認數范圍擴展到千億位,總結十進制計數法,然后對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加以概括總結,為以后學習小數、分數打下較好的基礎。

    教學重點: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以及四則運算的關系。

    教學難點: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以及應用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求未知數X。

    教學關鍵:通過實例引導學生概括出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等知識,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3、量的計量: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各種計量單位的基礎上,對各種常用的計量單位的整理和總結。這部分教材先講計量的產生,接下來講常用的計量單位,最后才是名數的改寫。總之,本單元新知識不多,教學時應以復習、整理為主。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重量、和時間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認識面積單位和進率及名數的改寫。

    教學關鍵:重視計量單位的直觀表示,使學生進一步形成明確的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

    4、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以及在學習分數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小數的開始。它包括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六部分內容。

    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小數和復名數的相互改寫。

    教學關鍵: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及小數和復名數的改寫。

    5、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這部分內容先教學小數加減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再教學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由于小數加減法有密切聯系,計算法則基本相同,突出小數點的處理問題,便于學生在已學的基礎上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計算方法。這單元同整數計算一樣,注意教給學生多種計算方法,以培養學生的靈活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小數加減法的簡單算法。

    教學關鍵:在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時,著重說明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才能相加減的道理。

    6、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教材先講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隨后出現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對三角形進行分類,以及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的結論。接著學平行四邊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與正方形、長方形的關系,最后學習梯形特征,以及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直線、線段、射線以及平行線的概念。

    教學難點:區別直線、線段和射線,垂線與平行線概念。

    教學關鍵: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畫圖能力。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含有三級的多位數。

    2、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

    3、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

    4、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6、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并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8、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唯物辨證觀點的教育。

    四、本學期教學措施

    1、 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 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 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4、 多創設學習情境,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5、 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6、 對學困生要付出更多的關心和愛心,作業適當降低要求。

    7、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五、本學期研究重點

    嘗試改革評價機制促進學生的合作能力的形成。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日常評價注重面向小組進行,使日常評價有利于學生之間的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合作能力的形成。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三)

    一、指導思想:

    教材四年級數學下冊,是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編者一方面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同時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實驗教材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既注意反映數學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國數學教育的優良傳統,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學生,由于知識脫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于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于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四、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和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了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了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應用中,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1、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六、教學措施: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定好單元計劃,提前一周備課。

    2、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側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3、抓重點、難點、各個環節的突破。

    4、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抓好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課堂40分鐘的利用,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

    5、對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科書掌握例題、習題之間聯系,舉一反三,靈活學習,真正地把知識學會。

    6、精心設計作業,有層次,講究目的性、科學性。

    7、抓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耐心輔導,因材施教。

    語文書第65頁太可怕啦

    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題2分) 1、下面圖形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①長方形 ②等腰梯形 ③平行四邊形 ④等邊三角形

    2、長方形有( )條對稱軸,圓有( )條對稱軸穗配,正方形有( )條對稱軸。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⑤ 無數

    3、從6:00到9:00,時針旋轉了( )

    ① 30° ② 60° ③ 90° ④ 180°

    1/3頁

    (1)小帆船先向( )平移了( )格,再向( )平移了( )格。 (2)三角形先向( )平帆段移了( )格,再向( )平移了( )格。 2、

    指針從B開始,順時針旋轉90°到( )

    指針從B開始,逆時針旋轉90°到( ) 四、 按要求畫一畫 (1) 將六邊形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10分) (2) 將小旗圖圍繞A點順時針旋轉90°。(9分猜轎指)

    科學四年級下冊課本

    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一億有多大》人教版新教材料小學四年級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

    教材分析:

    教材在數概念的教學中,十分重視數感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對具體數量的感知和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但由于1億這個數太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因此在“大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后,安排這個綜合應用,旨在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億這個數有多大。

    教學目標:

    1、通過“稱一稱”“數一數”“排一排”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一億有大,并能結合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主動參與和樂于合作的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

    教學理念:

    數學教學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應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能力,培養學生敢于自主學習、嘗試新知的研究學習。小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教學“延伸性、遷移性知識”時,我直接讓學生自己自主嘗試、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發現和總結,給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間、時間,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發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知一億的大小 難點: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中國大約有多少人嗎?那么你知道一億有多大嗎?揭示課題:一億有多大。

    在黑板上寫出100000000和1億。后引導學生從數的組成理解1億的大小:由1個億組成的、由10個千萬組成的、由100個百萬組成的、由1000個十萬組成的、由10000個萬組成……由100000000個一組成的。

    誰能,“100000000”這個數給你的感受是什么?(特別的大)

    二.實踐操作

    (一)稱一稱

    那么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實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叫劉恩的大臣,他非常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黃河又泛濫了,波濤洶涌的黃河水不知沖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萬的老百姓無家可歸。當劉恩得知這一災情后,他非常的著急,立刻用了最乎跡友快的速度寫了一份奏折給皇帝。皇帝看了劉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讓他到災區去救災。劉恩到了災區后,立刻展開救災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后終于讓老百姓重建了家園,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災區的人民非常感激劉恩,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劉恩的畫像,可是皇帝知道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他就不愿意獎賞劉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會說他的閑話,于是他就想了一個自認為很好的辦法,一天他把劉恩找來,先是夸獎他救災的功勞,然后對劉恩說:“民以食為天,你在災區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獎賞你每月奉祿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剛說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這哪是在獎賞劉恩啊,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點點。可是劉恩卻是很高興的謝了皇帝。你能知道劉恩為什么很高興的謝了皇帝嗎?

    你能猜想出1億顆大米到底有多重嗎?

    (讓學生猜想)

    我們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能巧妙的稱出1億大米到底有多重?

    (學生討論)

    師引導出設計方案

    把1億粒大米稱一下

    1、先稱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億,算出1億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關系算)

    2、先稱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數,最后乘1億,算出1億粒大米的重量。州則

    3、教師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方案計算出1億粒大米的質量,請寫出計算過程以方便后面的匯報,可以用計算器來幫助計算。

    4、學生分組計算

    5、各組匯報結果,教師板書,感受1億粒米的多少。

    通過剛才活動我們知道了1億粒米大約有2500000克重,而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節省1粒米,那么全國一天下來大約能節省多少克大米啊?如果每人每天吃400克大米,這些節省下來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多少天?大約合多少年呢?

    (學生計算)

    知道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

    (教育學生要愛惜糧食)

    大家都知道今年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科學發展觀”,你們知道胡總書記為什么要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這個科學發展觀啊?

    (我們國家雖然人多,但是人多也人多的害處,生產和生歲槐活要消耗的能源多)

    2、數一數。

    (1)小組活動,動手數一數。

    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拿一些練習本,和在一起,以循環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數,數到100本告訴老師,老師立刻告訴各小組所用的時間,組長記錄下來。完成后各小組交流所用時間。

    (2)小組合作,提出問題。

    談話:如果照這樣的速度,我們數一億本練習本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書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認同的秒數),請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推算,并把結果填入表格。

    反饋,指名讀得數。

    (3)進一步探究。

    談話:9千萬秒,這段時間長嗎?這么長的時間用秒作單位來表示顯然不合適,你認為應該采用哪個時間單位?(年)怎樣換算成多少年?學生說出方法后看書上的算式。

    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出結果。提問:看了這個結果,你有什么感想?

    2、排一排。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數一數從時間上感受了一億的大小,大家還想不想通過其他的方式,再來感受一下一億的大小?

    (1)實際測量長度。

    請10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師生共同測量出長度。(取整米數)

    (2)列表進行推算。

    提問:照這樣計算,一億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長?

    出示表格,根據表格形式,各小組也依據剛才的測量數據列表格填一填,并反饋推算結果。

    (3)從繞地球的圈數來進一步感知一億有多大。

    指名讀出推算出的長度。

    談話:對于這個長度,大家都會感覺到很長,但究竟有多長可能還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長40000000米,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饒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計算器算一算。如果學生的計算器只能顯示8個數位,就要把米換成千米來算。

    指名計算結果。

    提問:看了這個數據,你又感受到什么了?

    三、在活動中提升認識、升華情感。

    讀一讀下面的信息,并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1億滴水大約可以匯成3333升水,能夠裝四輛大型運水車。

    1億張紙疊在一起,約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我國的小麥產量近年來穩定在1億噸左右。

    新明日報2004年2月26日電,聯合國糧農組織周三宣布,爆發禽流感的亞洲迄今已殺雞1億多只。

    2001年中國移動電話的數量已經突破了1億部。

    五、說一說

    在小組里說一說,一億有多大。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想研究哪些有關1億的問題呢?

    (可能的情況:1億張紙的厚度、1億個一元硬幣的厚度、1億個人的質量、1億秒有多長……)

    你能把你想研究的有關1億的問題,設計方案寫出來嗎?

    一億張紙的厚度比珠穆朗瑪峰還高;一億枚硬幣的重量比成年的藍鯨3頭還多4倍;一億粒大米,可讓3.5萬人填飽肚子;一億個小學生手拉手可繞地球赤道3圈半;一億是個不小的數字!

    每年造一次性筷子需砍伐樹木2500棵!而且這些樹木必須年齡在50—60年!但這些筷子的用處并不大,只是為了用餐。餐后,它便沒有用了!我國每年生產和丟棄的一次性筷子達四百五十億雙!正因為這樣,鳥兒沒有了家。

    每秒鐘浪費一滴水,那么一個月將要浪費1219200滴。每年將流失4億多滴水!正因為這樣,魚兒沒有了家。

    這些都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正因為那些不懂文化,小時沒有上過學的人。但這也不能怪他們,如果他們有學習的機會,知道保護環境,懂得更多的知識,就不會這樣了!

    將來,人類到底會是怎樣的,這必須靠人類環保,改進了。

    來吧!來吧!讓我們環保,讓我們改進吧!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福州市| 文登市| 吉水县| 宜良县| 同心县| 武威市| 高要市| 报价| 临沧市| 龙岩市| 叶城县| 绥芬河市| 望都县| 上栗县| 肃宁县| 荆州市| 石渠县| 铁岭县| 佛冈县| 鄂尔多斯市| 青海省| 安多县| 雷波县| 迭部县| 汝城县| 夏邑县| 襄樊市| 磐石市| 定结县| 睢宁县| 高雄市| 巴南区| 南平市| 喀喇| 增城市| 洪泽县| 眉山市| 莱阳市| 乐东|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