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2019高考作文全國一卷 2019年語文全國一卷滿分作文 2019高考語文優秀作文 2019年語文高考全國卷一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
2019年灶塌全國1卷高考語文作文是:寫一篇關于提倡勞動,熱愛勞動的演講稿。
2019年全國1卷高考作文材料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亮雹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滿分作文范文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書寫榮光
復興中學親愛的同學們:
勞動光榮,成就夢想;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發展中的各種難題,都是通過勞動破解曲:生命里的一切敬辯帆輝煌,都是通過勞動鑄就的。
“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自古以來,中華民族,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在自強不息的奮斗中,鑄就了改天換地的人間奇跡。70年滄桑巨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70年取得的成就,是我們擼起袖子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更是追夢人的舞臺。無數奮斗者用實際行動證明,有夢想,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讓我們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是他們在勞動實踐中錘煉形成的寶貴品格,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從“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掏糞工人時傳祥,到摘取數學皇冠上明珠的陳景潤;從港口裝卸自動化的創新者包起帆,到做著“禾下乘涼夢”充實天下糧倉的袁隆平……他們共同鑄就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豐碑。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讓我們始終尊崇勞動價值。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從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連續6年超過1300萬人,到努力改善勞動者收入分配、醫療衛生、勞動安全等方面的條件,為廣大勞動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也讓勤勉為人、勤勞致富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
熱愛勞動,從我做起,讓我們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勞動者的知識和才能積累越多,創造能力就越大。我們勤于學習,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能、學各方面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練就過硬本領,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專一行,就一定能夠成就閃光的人生。
夢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澆灌;美好的生活,需要靠雙手創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每一個人付出艱辛努力。讓我們用誠實勞動唱響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書寫新時代勞動者新的榮光。
應試教育完全背離素質教育,采用機械化教育方式培蔽沖養學生。它以升學率高低檢驗學校教育質量、教師工作成績及學生學業水平。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2019語文高考 作文 獎懲之后五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2019語文高考作文獎懲之后1
給我一個吻,只因考百分;給我一掌印,只因差幾分。漫畫對當下教育評價唯分數論給予極大的諷刺。考得好,家長、學生喜笑顏開,“吻痕”如花,在臉上綻開芳華;考得不好,學生、家長愁眉苦臉,“掌印”如火,在心頭煎熬焦灼。
考得好受到獎賞本來無可厚非,畢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考得不好受到懲罰也無須指責,因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關鍵是我們不能唯分數論,不能分分計較,不能少考兩分,就暴跳如雷,如喪考妣。其實人的
成長,是以完整人格培養作為終極目標的。知識的學習不是一個人的全部。若將分數作為評價人好歹的唯一標準,那么其后果是不堪的。首先“唯分數論”造成學生創新能力不足。有好事者對近三十年的高考狀元做了一個統計,竟沒有一個在行業上成為領軍人物。當然不能認為都是高分低能者,但長期以分數論成敗的教育,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高與發展。如被稱為神童的魏永康,考分一路領先,十三歲以高分進大學,十七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可謂一路輝煌一路歌。可就是這樣的“分數學霸”,又被“分數”所傷。唯“分”是圖的后果是,生活能力極差,社交能力不足,人格缺陷明顯,竟遭校方退學。殘酷的現實不能不讓我們警醒,“分分分,并非學生的命根”。
其次“唯分數論”造成學生個性發展失衡。長期片面的以分數評價學生,就像一個豎談人刻意鍛煉身體的某一個肢體,這一肢體健碩無比,可其余的孱弱萎縮,極不協調。這就出現了智長德短,知識學習是富翁,品行修煉是乞丐。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如前不久被處極刑的復旦大學研究生林森浩,學業水平不可謂不高,但投毒殺害自己的同學,害己,讓多少人嗟聲長嘆。
可能有人要說,這些只不過是個例。是的,一件揪心事件地發生,是多種因素所致,但一個人從小接受的是以分數論英雄的評價,從學校到家庭,從個體到群體,唯“分”是從,自然忽視或淡化了其品行的矯正與培養。“分”數的暈輪效應,讓學習優者自小占盡先機,人們怎能不對“考分”趨之若鶩呢?這與當下追求GDP是一個道理,當一切以GDP為重要政績時,就自然出現了“求富不仁”,環保弱化的現象。
總之,我們需要一定的獎懲制度,但更需要的是多元性評價,尤其是教育,尤其是對人的評價更應多元而科學。吻痕可以有,掌印也能行,但千萬不能唯分數論。
2019語文高考作文獎懲之后2
又是“別人家”的家長最近有一句網絡流行語叫“別人家……”,意思是羨慕別人家的---,而自己卻沒那么命好,沒能碰上。同樣一張試卷,小明考了98分,結果得到的“獎賞”是一
個耳光,小王考了61分,就得到了一個鼓勵的親吻。哎,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家長,同樣一張試卷,獎勵和懲罰的命運卻千差萬別。理解潤親情,鼓勵成遠方。成功沒有標準答案,勝利不一定就是滿分,只不過期望值不同而已。有些時候,我們習慣于成功,習慣于完滿,宏纖殲把標準定得太高,把腳步邁的太大,可能落差也會更大,還不如春風化雨,腳踏實地,讓成就一步一步積累,讓喜悅一點點綻放。
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強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南風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強扭的瓜不甜,早熟的柿子生澀,早拔的育苗根兒松,漫灌的鮮花會被淹死,關鍵看你如何把控尺度,如何設置期望值。
20世紀英國著名心理學大師唐納德·溫尼科特曾提出“足夠好的媽媽”的概念,具體含義是媽媽做到60分,滿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把剩下40分的愛以“特別狠心”的方式隱藏起來,留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努力學習成長。相反,六一兒童節之際,湖北武漢一“著急媽媽”火了。從半歲到5歲,她為自己的小孩累計投入近12萬元,報了英語、數學、聲樂、表演等17項培優班,結果沒想到兒子竟然由“學霸”變成了“學渣”。對比觸目驚心,做“60分媽媽”總比做“著急媽媽”更令孩子接受。
教育是一塊橡皮泥,可以任人隨意捏造出各種形狀。那么反向推演,一件成功的雕塑與一件破摔的雕塑,他們的最初狀態都是陶泥,無所謂孰輕孰重熟好熟壞。我們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學藝雙全,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在平凡世界里,我們不甘于平凡但應習慣于平凡。每個人都想成為鶴立雞群的那只“鶴”,那么誰來成為那大多數的“雞群”呢?上善若水任方圓。98分的“學渣”與61分的“學霸”,獎懲分明、區別對待背后是一種焦慮,中間隔著習慣性與偶然性的轉換差,而這個差值正是中國應試教育下的一種常態。在此呼吁別讓“中國式焦慮”毀了“中國式教育”,因為方圓即乾坤。
2019語文高考作文獎懲之后3
漫畫中,一個孩子考了100分,臉上賞了一個吻;另一個孩子考了55分,臉上罰了一個掌印。而當第一個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便由“吻”變“掌”;第二個孩子考上61分,由“掌”變“吻”。這一簡單粗暴的賞罰舉動的背后,或許正是我們長久以來唯分論英雄的人才培育制度的體現。可嘆,教育之殤!唯分賞罰,反映出社會中急功近利教育思想正“深入人心”,毒害著許多跟風的家長們。此風不止,將直接影響每個孩子的教育成長。第一個基礎稍好的孩子由100分變為98分,其中原因是什么?是考試難度大了,還是孩子考試時身體不舒服,抑或是上課時不專心所致?第二個基礎薄弱的孩子由55分考到61分,是正常發揮,還是方法上的改進,抑或只是猜測蒙對?家長們不由分說,直接玩“變臉”---晴轉過云或多云轉晴,孩子呢?或愁眉苦臉或盲目高興。而家長們就做了孩子人生舞臺上的“幕后導演”,簡單粗暴地左右了他們的人生。急功近利,不明就里的賞罰,帶來的后果必然是造就了一批同樣“不明就里”的家長和孩子!
唯分賞罰論英雄,也許是我們整個教育界都應該警惕反省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如果都只停留在一個維度上思考實踐教育的真諦,那將是教育的一場災難。教育之殤,源于單一單薄的教育評價體制。兩個孩子的綜合素質的高低評價,除了分數這一個結果,還應該與其學習過程的表現,與同學協作的情況,表達交際能力的強弱,特長的發揮等因素結合起來,才能給學生正確而全面的“吻”與“掌”,否則教育將走向死胡同,會逼瘋多少個“范進”,庸常多少個“方仲永”,埋沒多少個“韓寒、馬云、錢鐘書”?而那些虎媽狼爸們,巴掌下又教訓毀滅了多少“優秀有潛力”的孩子們?可嘆,教育之殤!
猜想,這幅漫畫給小學生們目睹,怕也會會心一笑,更何況歷經了大大小小考試的我們。不管學生或是各行各業的人士,都能深切體味這分數背后給自己一生帶來的影響。它猶如當頭棒喝,敲醒了“陶醉”于唯分是舉的家長們、老師們、教育專家們?圖中兩個小孩的人生不是簡單的“98”和“61”能決定的。我們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或許只是更寬松包容的教育環境,更多維深厚的文化熏陶,更理性明晰的人生規劃,更正確適當的一個“吻”和一個關鍵犯錯時候的“掌印”。明晰賞罰,不唯分論英雄,教育之殤才有可能變為教育之幸!
遙想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面對個性化的學生,給予的評價各不相同,有默許的“吾與點也”,有大贊的“賢哉,回也”,也有委婉否定的“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沒有簡單粗暴,只有循循善誘。想要我們的教育不再停留于分數的表面,便要明白愛因斯坦那句教育箴言的真諦:“學校的目標始終應該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
“圖畫小兒賞與罰,應由社會明眼察。不囿分數殤教育,喜怒哀樂皆人生”。希望一幅輕松幽默的漫畫,能敲醒更多沉醉不知歸路的“大家”,還教育一個包容博大的天地,給孩子一個快樂完滿的明天!
2019語文高考作文獎懲之后4
看兩幅漫畫,觸目驚心的是漫畫上的兩個掌印和孩子同樣委屈的表情。或許有人會貶抑從100分退步到98分就掌摑孩子的父母,抨擊的理由是眼里只有分數;贊揚從55分進步到61分給孩子親吻的父母,贊揚的原因是看到孩子的進步。其實,“直不百步耳”,兩位孩子的家長都采用“巴掌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棍棒教育”的方法。
如果糾纏于家長要重分數還是進步,或者棍棒教育也是一種嚴格教育,打是親罵是愛,我們可能一葉障目,不見中國家庭教育弊端的“泰山”。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教育后代的重要性,“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這樣的話大家耳熟能詳。但很少有父母想到:打在兒女臉上的掌印,打的是父母的臉。
魯迅先生曾在1919年寫過一篇文章《我們怎樣做父親》,文中說中國親權重,父權更重,中國人從來認為父親問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近一百年過去了,中國父母依舊認為打孩子是天經地義的,這是父母威權的體現之一,把孩子臉上的掌印當做父母權力的印戳。只是為這掌印找了“望子成龍”等美麗的掩飾,算是有點“進步”了。魯迅說“本位應在幼者,卻反在長者”,中國的家庭教育就這樣“本末倒置”了。父母把自己未竟的理想或對子女的期望施加給孩子,忘了孩子是“即我非我”的獨立個體了,在孩子的生命歷程中,他們是本位,父母可以給孩子引導,但不能越廚代庖,代替甚至強迫他們生長。打在兒女臉上的掌印,首先打的是父母的臉面。孩子的成績是許多父母的臉面,成績差,父母臉上無光。那些信奉“巴掌教育”的父母,他們的人生多數不成功,卻企圖用自己的.巴掌“打造”成功的孩子。第二,打的是父母的臉,父母對孩子嚴格要求當然沒錯,但過于嚴格就可能物極必反。棍棒下出孝子,更多出的是逆子。“虎媽狼爸”的成功只是個案,最讓人擔憂的是棍棒和掌印在孩子的心上留下難以愈合的創痕,而且學業上的成功就等同于人生的圓滿嗎?網絡上曾有句流行語:“你這么做,你父母知道嗎?”對那些巴掌高高舉起、重重落下的父母,我也問一句:“你們這么做,你們孩子知道嗎?”
紀伯倫說:“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魯迅說中國父母做了自己父母的“犧牲品”,反過來苛責孩子“又來專做他的犧牲”,這樣的謬種流傳,難道不值得現在的父母深刻反省嗎?魯迅在那篇文章的最后說:“父母對于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親子關系健全,才是家教的基礎。父母盡力教育子女,但應該先讓孩子從巴掌的陰影中走出,才能“完全解放”,還孩子以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唯有這樣,孩子臉上的掌印才會消失,吻痕才會深刻、暖入孩子心扉。
2019語文高考作文獎懲之后5
獎懲之后,看看現實
如今大家都愛用調笑胡侃,來攪和那些讓人看著心酸的真相,游戲過后,看這一幅漫畫,又令我有些感慨。你可以說,這是教育的問題。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總是高于孩子能做到的事,沒幾個人能永遠得100,如果把分數作為一種衡量標準,那更沒有人能完美到無懈可擊。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可恥的雙標。對優秀的人苛刻,對普通人放縱,壓榨著優秀者的成果,用以逃避自身該盡的職責。不管怎么看,好像都挺無奈的。
我們抨擊現行的教育體制,我們呼吁家長不將分數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我們期望以后的孩子可以不在最有活力的時候、無論天賦到底在何處,只顧著盯緊分數、排名。
或者不那么嚴肅地看待這種現象,只當是人之常情。人們對優秀者的期許總是很高,對表現平平的普通人則不相同。心理預期過高,從100降到98就足以令人失望透頂;沒什么期望,及格就讓人欣喜若狂。不過,無論人的主觀情緒怎么變化,事實是不會變的。98高于61,學霸還是學霸,學渣就是學渣,跨過分數線、擁有更多選擇權的,仍舊是那個挨巴掌、不夠完美的學霸。
一直在追求完美的'學霸,扣除掉2分的失誤,依舊在前進道路上跑出了很遠。游走在及格邊緣線的學渣,加上6分的幸運,也一樣被遠遠落在后面。這一場公平的競爭,還是會公平地分出勝負。
優秀的人,在試卷上答對更多的題,試圖盡最大的可能去掌控自己的命運,失誤也好,天命也罷,這些偏差從實力中扣除后,他們依舊自信滿滿地走在前方。承受著更高的期望、更大的壓力,在更加苛刻的要求中,接受不大公平的指責與懲罰,咬著牙追求下一個圓滿。
而像我從前一樣愛自欺欺人的家伙,每一步都走得搖搖欲墜,每一刻都忐忑不安,雙耳充斥著呵責,或一時幸運,得到浮夸虛榮的贊賞,在圓滿的假想中,茍安于及格線,遠遠望著他人負重遠行,一轉眼,早已經天差地別,不在一個世界了。
一場考試,不會決定誰的命運,一個分數,不能斷言成王敗寇。但在這或許會是人生中唯一一場公平透明的比賽里,有的人已經表現出優秀者的潛質,準備背起行囊,去看最廣闊的世界,而有的人,沾沾自喜于一枚口紅的獎賞,大聲叫囂著“分數不能決定一切”、“學習好不代表更優秀”,然后在下一場比賽中,輸在起跑線上而不自知。
2019語文高考作文獎懲之后五篇相關文章:
★獎懲之后作文范文
★最新2019年高考滿分作文5篇
★2019精選5篇高考作文題目
★2019高考滿分作文精選800字范文5篇
★2019歷年高考滿分作文,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大全精選5篇
★2019高考經典滿分議論文作文大全精選5篇
★2020高考作文滿分議論文五篇
★2019高考經典滿分作文記敘文精選5篇
★2019年高考滿分作文5則
★2020高考語文作文預測及范文精選五篇
高考作文在整個語文考試中占據著很大的比重,可以說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分數直接關系語文的成敗。下面是我整理的湖南高考滿分作文,讓我們一起慶散來欣賞吧!
湖南高考滿分作文:人生在勤 不索何獲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管子》有言:“一農不耕,民有饑者;一女不織,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饑寒。管仲又說:“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耕織不僅是衣食之源,也是禮儀文明的基礎。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勞可安邦。
回首歷史,但凡偉人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黃帝建造屋宇,縫制衣冠,制造舟車,創制樂律;虞舜種田補魚,燒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無事;蘇秦熟讀兵法,不舍晝夜,終有所成,沖春名垂青史。無論是囊螢映雪、懸梁刺股的歷史佳話,還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無不展現著勤勞使人杰出的真理。
不僅如此,勤勞也是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華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綿延至今?有人說是外儒內法的治國之道,有人說是農耕文明的穩固保守,有人說是大海、大漠、大山對于外來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說是中華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諸如此類的回答,不勝枚舉。我想,中華民族的延續性與長期扎根于農耕的中國人自然形成的勤勞淳樸、任勞任怨的精神特質也不無關系。因為勤勞,我們在黃河岸邊的黃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跡;因為勤勞,我們走過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強的近代重生之路;因為勤勞,我們堅定不移、從容自信地追逐著我們的復興之夢。
同學們,因為勤勞,我們也才有了聞名于世的國家名片。上面印著蒼茫山脊上的萬里長城,恢弘壯麗的兵馬俑,莊重神圣的莫高窟,橫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鐵路,深入海底的鉆井,靜默不言的跨海大橋,呼嘯而過的中國高鐵。當然,仔細看去,上面還寫著一排無形的大字——勤勞的中國人。
反觀當下,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卻存在著回家葛優躺,洗衣靠父母,吃飯等人送,掃地不積極,學習變懶散等不正之風。英國有句諺語:“懶惰沒有牙齒,但卻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長此以往,我們失去的不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動力。有人說勞動的事可以交給人工智能,誠然,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科技給予了我們越來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決我們人類的全部需要,相反,人類需要更高級的勞動和更高的智慧來管控科技。否則,被奴役的只會是我們自己。
在未來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們仍然能夠時刻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黃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們,想起那句:“只有勞散差耐動才能使人尊嚴的活著,勞動對每
個人來說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生存需要,而是體現一個人生命的價值,任何勞動都會受人尊重。”
同學們,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湖南高考作文題目解析
此題是可看作是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體現“立德樹人”思想,也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敬業”的倡導。在立意上,注意突出“勞動”這個主題。寫作形式上,考生要注意突出演講稿的文本特征,即針對性、可講性、鼓動性。
文本整體構思時,首先要對文本“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熱愛勞動這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以及目前有的人對勞動消極看法進行評述,引出勞動的概念性的闡述。
而從“為什么”的角度闡述勞動的意義,這一部分可供選用的素材較為寬泛,諸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中華民族由千千萬萬勞動者組成,他們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勝利之本,是推動我國社會全面進步、開創民族復興偉業的根本力量”、“幸福都是奮頭出來的”、“擼起袖子加油干”。
語文是高考的首門應試科目,其中的作文題目更是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下面我整理了2019浙江高考作文題目,供大家參考!
2019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假如你是作家如何對待讀者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里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圓則跡、套作。
2018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浙江精神與浙江人
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下,代橘并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
[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襲、套作盯敏。
2018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解析
2018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難度系數3.6。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色,主題限定的強烈地域色彩對考生未必是壞事,畢竟這也是他們所熟知的環境。探討浙江精神與浙江人,落腳點當然還是人,不過必須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2019全國高考二卷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頌虧滲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空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斗……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后寫給同學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后的觀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野脊勛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