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二課 小學語文一年級口耳目 一年級第一單元開始的地方 一年級語文第3課課文 一年級上冊語文秋天
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入學,所以前期主要是以拼音學習為主的,認知課文一共只有20課,識字部分還有,【漢語拼音】盯迅第三課是:bpmf;【識字(一)】第三課是:在家里;【識字(二)】第三課是:菜園里搭螞;【課文】第三課是:小小竹排畫中游,但你說的第三課,不知是以哪個為凱枝此標準的!
好像是,
小小竹排畫中游
小竹排,順水流,
鳥兒唱,魚兒游。
兩岸樹木密,
禾亂沒苗綠油油嘩弊納。
江南魚米鄉,
小小竹排卜指畫中游。
希望能采納,謝謝
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不妨看看《小小竹排畫中游》課文。
《小小竹排畫中游》課文
xiǎo xiǎo zhú pái huà zhōnɡ yóu
小竹排,順水流,
xiǎo zhú pái, shùn shuǐ liú,
鳥兒唱,魚兒游
niǎo er chànɡ yú er yóu.
兩岸樹木密,
liǎnɡ àn shù mù mì,
禾苗綠油油.
hé miáo lǜ yóu yóu.
江南魚米鄉,
jiānɡ nán yú mǐ xiānɡ,
小小竹排畫中游
xiǎo xiǎo zhú pái huà zhōnɡ yóu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說:
在景色秀麗的者桐鍵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
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
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二、教學目標:
1. 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和“、、纟”3個偏旁。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輪畝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讀課題,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課題的意思。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播放小竹排在畫中游的.課件,配樂范讀課文。也可以播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小組交流記字方法。
(四)朗讀感悟
創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麗、富饒。
1. 播放“小竹排在畫中游”的課件,請學生小竹排順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會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鳥兒、魚兒、樹木、禾苗)讀有關句子,理解“密”、“綠油油”。
2. 看到這些美景,你會說些什么?
3. 為什么說小竹排是在“畫中游”?
4. 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感悟“江南魚米鄉”的美景。
(五)拓展說話
再創情境,練習說話。
繼續播放課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風景名勝區,讓學生進行情境說話練習,首巧說幾句贊美風景的話。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七)課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風景圖片,在教室里展覽;準備旅游照片,并作介紹。
(八)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播放樂曲,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江南水鄉美麗的風光。
(九)實踐活動
1. 課外收集有關介紹江南風光和物產的圖片、照片,張貼在教室里,供大家觀賞。
2. 學生展示自己旅游時拍攝的照片,向同學介紹旅游景點的美麗風光。
【 #教案#導語】《口耳目》一課屬于看圖識字,課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圖畫,畫面展示了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對應的五個生字都是他們熟悉的身體部位的名稱。第二部分提供了與身體部位有關的兩句俗語,呈現生字“站”和“坐”,并以兩位京劇人物形象讓學生感知“坐”“立”的規范,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口耳目》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識字內容主要是看圖識字。
教材呈現了兩幅圖畫:第一幅是生活場景圖。圖上畫著三個小朋友賞花的情景,對應的是5個表示人體部位名稱的詞“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劇表演場景圖,呈現的是兩個京劇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標準動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钡膬删渌渍Z的學習。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初步學會借助圖畫來認識漢字、理解字義,還能學會生活中規范的禮儀動作,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臥的生活習慣。
二、學情分析
這一課的識字與兒童的日常生活聯系得非常緊密。課文的學習遵循這一階段的兒童的學習規律,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圖出發,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身上的身體部位名稱詞。再從生活中的俗語學習,引導他們學習規范的生活習慣。
簡單明了的圖畫,有助于學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體部位的名稱以及表示的意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說身體各部分的名稱的時候,一般都是用雙音節詞語來表達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單個的字來表達的,如“口、耳”。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注意兩者之間的轉化過程。
三、教學目標
1.看圖對照,認識“口、耳”等7個生字。
2.會寫“口、目”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
3.正確朗讀課文。聯系生活了告畢畝解坐、立、行的規范。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借助圖畫認讀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教學難點:“目”容易與音近字“木”混淆,教師要重視“目”數信字義的理解,嘗試在不同語境中運用理解。“坐”是一個動詞,在生活中學生容易與“座”混淆。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做動作、看圖等多種形式幫襪森助學生理解字義。
五、課時
2課時
六、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有關本課7個生字的字卡。
2.有關“口耳目手足”的圖片。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學過的生字:天 地 人 你 我 他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下
(指名讀——開火車帶讀)
2.復習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金木水火土》。
(男女生對背──全班齊背)
3.下面的句子,你會讀嗎?試試看,把學過的字讀準確。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上天了,入地了,我和你都笑了。
4.談話:今天我們繼續要來學習新的生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生字,都藏在圖畫當中,我們要仔細看圖。
(二)觀察圖畫,集中識字
1.(出示:課文中的插圖。給插圖中的三個小朋友,分別取名叫小美、小麗、小剛)小眼睛仔細看圖,想一想小美、小麗、小剛在干什么?
2.學生反饋。(學生反饋時,教師要注意聆聽,及時糾正讀音錯誤的字。)
3.根據圖畫,教師講故事,隨機出示要學習的生字。
花兒開了
校園里的花兒開了,有紅的,有黃的,好多的小蝴蝶紛紛來花上跳舞。小美和小麗站在花前看花。(出示:足)小美伸出手指,(出示:手)嘴里開心地數著(出示:口):“一朵,兩朵,三朵……”這時,小剛聽到小美數花的聲音(出示:耳),也跑來了。他的眼睛盯著每一朵花,(出示:目)說:“我們種的花終于開了,太好了!”
①上面的5個生字,你認識哪一個字?請你自由地讀一讀。
②指名讀──同桌互讀──指名讀──齊讀
(重點正音:“手”是翹舌音、“足”是平舌音。)
4.看圖了解生字所指的身體部位。
①(出示:5個生字“口耳目手足”和5張相關的身體部位圖片)
②“口、耳、目、手、足”,分別指圖片上所指的哪個身體部位?說一說,給生字和圖片配對。
(強調:“目”指的是眼睛,不是“木頭”?!白恪敝傅氖悄_。)
③給“口、耳、目、手、足”分別組詞。
(重點詞語朗讀:人口耳目手上足下)
5.想一想,說一說:我們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例:口可以用來喝水、吃飯、唱歌……(板書:喝、吃、唱)其他的類推。
6.舉字卡游戲。
老師做動作,學生舉字卡。要求舉得又快又對。
師:我眨眼睛。生:我舉:“目”。
師:我摸耳朵。生:我舉:“耳”。
師:我張嘴巴。生:我舉:“口”。
師:我拍小手。生:我舉:“手”。
師:我踏小腳。生:我舉:“足”。
(游戲中加強反饋:字卡有舉錯的學生,要及時指出和改正。)
【設計說明:學生都喜歡聽故事,以故事為切,與本課的生字學習相結合,落實《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出的“在情境中識字”的建議。并以學生喜歡的游戲,進行鞏固,識字教學實現提效目標。】
(三)認識筆畫,書寫生字
1.學習正確書寫“口”字。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口”字)認識關鍵筆畫“橫折”?!皺M折”只有1筆。
②觀察“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字居中。
③教師示范寫,學生跟著書空筆順。
④學生先描紅,再嘗試獨立寫。教師巡視,及時表揚。
⑤講評“口”字書寫要訣:“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⑥學生再嘗試寫一個更端正、美觀的“口”字。
2.學習正確書寫“目”字。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目”字。
②觀察“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目”字居中,字形瘦長,里面的兩橫,第二橫在橫中線上。
③教師示范寫,學生跟著書空筆順。
④學生書寫。
一看:筆順、每一筆的位置。
二描:描一個紅字。
三寫:自己獨立寫一個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⑤講評“目”字書寫。
【設計說明:寫字是識字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為了使學生能寫一手好字,在教學中要“細化指導”,學生要“精化練習”。逐步讓學生養成觀察、臨寫、改進的書寫習慣?!?/p>
(四)作業設計
1.用“口、目”各說一句話,讓爸爸媽媽幫忙記錄下來。
2.猜一猜。
①紅門樓,白院墻,里面坐個胖二郎。()
②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生字復習:口耳目手足
(指名讀——開火車讀)
2.出示身體部位圖,說出對應的生字。
3.詞語復習:人口耳目手上足下
4.談話: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5個表示人的身體部位的詞語,大家讀得很準確。這節課我們將要來跟身體部位有關的一篇課文。
(二)學習課文,認識新字
1.通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①老師范讀課文,學生打開書認真聆聽。
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至少3遍。在不認識的字上畫上圓圈。
③指名分句讀。教師及時正音:“松”是平舌音;“鐘”是翹舌音。“臥”字,學生不常見,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讀幾遍,組詞理解加深印象。
2.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古語的韻味。
①老師示范朗讀課文,尾字“松”、“鐘”、“風”、“弓”讀出押韻的味道。
②學生模仿老師朗讀課文的方法,自由朗讀課文,讀出韻味來。
③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設計說明:朗讀體現低段語文教學的層次性,先讀通、讀順課文,再讀出韻味來,循序漸進,以讀為主?!?/p>
3.理解課文的含義。
①理解“站如松,坐如鐘”。
認讀生字:站(翹舌音)、坐(平舌音)
生字擴詞:站立、站直;坐下、請坐(注意“坐”與“座”的區別,“坐”是一個動詞。做動作,讓學生體會其表示的意思。)
(出示:課文中的京劇人物插圖)分辨哪一個人物是“站”?哪一個人物是“坐”。將“站”和“坐”貼在對應的京劇人物旁。
“如”的意思是什么?
說一說“站如松,坐如鐘”的意思。(配合出示:挺拔的松樹圖、古老的銅鐘圖)
動作體驗:“站如松,坐如鐘”的動作。
聯系生活經驗,說一說: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人“站如松”的?哪些人“坐如鐘”的?
學生邊做動作,邊有感情朗讀“站如松,坐如鐘”,讀出精氣神來。
②理解“行如風,臥如弓”。
同桌互相說一說“行如風,臥如弓”的意思。
反饋交流句子的含義。
聯系生活經驗,說一說:你在生活中,見過什么人“行如風”的?什么人“臥如弓”的?(配合出示:競走運動員的圖片、臥佛的圖片)
有感情朗讀“行如風,臥如鐘”,讀出精氣神來。
照樣子,說一說。
明如()。甜如()。
白如()。粉如()。
③小結:“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說的是我們站著要像松樹一樣挺拔,坐著要像座鐘一樣端正,行走要像風一樣飛快,睡覺時要像一張弓一樣繃直身體。在生活中,同學們也要這樣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臥的習慣。
4.師生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師引讀:
站如——
坐如——
行如——
臥如——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滲透“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學習方法,將理解外化為動作的展示,促進對俗語的體會與領悟。】
(三)認識筆畫,書寫生字
1.學習正確書寫“耳”字。
①學生看書第10頁,了解“耳”的筆順。
②觀察“耳”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③教師示范寫“耳”,學生跟著書空。
注意四個橫的長短變化各不相同。第一筆橫為中橫,要平且穩。最后一橫是長橫,要稍稍向上斜。
④學生練習正確書寫。
一看:筆順、每一筆的位置。
二描:描一個紅字。
三寫:自己獨立寫一個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⑤講評“耳”字。
2.學習正確書寫“手”。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手”字)認識筆畫“撇”和“彎鉤”。
②觀察“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③教師示范寫“手”,學生跟著書空。
注意第一筆撇要橫撇。兩橫有變化,中間一橫短,第二橫長,彎鉤要略帶點彎。
④學生按照“四步驟”練習正確書寫“手”字。
⑤講評“手”字,強調“彎鉤”的正確書寫。
3.看拼音,寫詞語。比一比誰寫的字又正確又漂亮。
(四)作業設計
用“手”、“耳”口頭組詞,爸爸媽媽幫忙記錄。
【篇二】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口耳目》教案
【教學目標】
1.看圖對照,認識“口、耳”等7個象形字。
2.會寫“口、目”等4個生字和橫折、撇、彎鉤三種筆畫。
3.正確朗讀課文,聯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規范。
【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圖文結合,檢查整體感知
(看圖說話)
通過預習讓小朋友們先認真觀察一下圖畫里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想象一下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強調了地點花叢邊——生動具體,想象力豐富還加上了動作,觀察仔細如果用上一邊一邊是不是更恰當呢?)
三、學習生字,研習構字規律
1、同學們的看圖說話一個比一個精彩,圖上還有幾個生字呢,今天我們要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里,有信心嗎?
2、首先來做一個小游戲叫——“我做動作你猜字”,啊這就是古時候的人根據口的形狀寫的口字,后來,口字進化成了這樣。其實啊除了口字以外人們還仿照耳朵、眼睛、小手和足的形狀來造字,這些字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象形字。(第2課就有象形字如日月水火)下面請四人小組對照圖畫和文字猜猜它們分別是什么字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一人說一個。討論完的小組已經抱臂坐端,請一個小組做代表和大家講一講你的想法。
3、圖和文字打亂順序連線,領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4、摘蘋果搶讀生字;
5、“口”字有點孤單了,你能幫助它和其他字寶寶組成詞語朋友嗎?復讀小朋友的詞匯可真豐富你瞧——井口、窗口、門口、路口
“耳”字也耐不住寂寞了,也想請你來幫忙呢——銀耳、木耳、耳機、耳環,你能用其中一個詞語說一句話嗎?
“目”字寶寶很喜歡創新,你看在他這兩句話里就藏著它的好朋友呢!你能用帶目的詞語把它補充完整嗎?
a媽媽用慈愛的(目光)看著我。
b這道數學(題目)有點難。
6、剩下的“手”和“足”本來就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它們還和其他字組成四字詞語呢(手足情深、手舞足蹈、舉手投足、手足無措)
四、練寫生字,拓展表達
1、同學們字寶寶們玩累了,它們要回家休息了,我們快把它們送進田字格的家里吧,先來寫“口”和“目”字,他們倆有一個相同的筆畫,你們發現了嗎?先看老師寫一遍,再和老師一起寫一遍,最后自己書寫一遍。
2、孩子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身上的五個身體部位分別是:口耳目手足,它們能做那些事呢?
誰能任選一個用“我們的____能____”這種句式說一說這些身體部位的作用。
把你想到的語句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媽說一遍,相信他們一定會給你點一個大大的贊!
【篇三】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口耳目》教案
設計說明
古人以圖形作為文字使用,這些文字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具體地勾畫出來,易于學生記憶字形,了解字義。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體,對于圖畫情有獨鐘。因此,本課教學設計重在以圖畫構建識字情境,以圖畫貫穿識字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輕松的識字活動中感知字形,感知字義,并產生學習漢字的愿望。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學習卡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習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導言:同學們,你們都看過動畫片《機器貓》吧?機器貓有一個神奇的寶貝——“時光機”。只要坐上時光機,我們就可以回到過去。今天,我們一起坐上時光機到古代去看一看。
2.課件出示一個古代人物畫像。引言:咦?這個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來它們在老師的桌面上,我們來做一個拼圖游戲把這些器官拼回去好嗎?
3.互動活動:師生板前活動,拼貼器官。
設計意圖:人們常說:“興趣是的老師。”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富于幻想,喜歡動畫人物,用動畫片中孩子們熟悉的人物導入新課,是吸引他們認真學習的“良方”。
二、學習生字,掌握音、形、義
1.認識象形字。
(1)課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和字,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2)教師小結:這些很像圖畫的符號,是古時候的一種文字,叫做象形字。
2.圖文對照,指導識記“目”“足”。
(1)對照圖畫和文字,猜猜它們是什么字?
(2)你是怎樣猜出來的?和大家說一說你的想法。
(3)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識字。重點注意:
目:教師出示“目”的字理演變圖,簡單介紹后讓學生與圖片進行比較,找出“目”的字形與實物的聯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兩橫表示眼珠。
足:學生再次觀察實物圖片“足”和“足”的字理演變圖,說一說“足”的字形與實物的聯系。
(4)請學生做小老師領讀生字“目”和“足”,并擴詞。
(5)教師小結:認真觀察圖畫,找一找圖畫和生字的聯系,我們就能了解這個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讀音,還能記住這個生字的字形呢!
3.小組合作,自主識記“口”“耳”“手”。
(1)課件出示三個字的字理圖。小組合作,商議識字方法,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2)匯報交流。
預設:
口:
①象形字識記?!翱凇弊珠L得就像我們的嘴。
②數筆畫識記。第一筆是豎,第二筆是橫折,第三筆是橫。
③用一用?!翱凇薄谒㈤_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說一句話——看到紅燒肉我就流口水。
耳:
①比較識記?!岸焙汀澳俊遍L得很像,“耳”的兩個長橫都出頭,右邊的長豎下面出頭。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聾、耳朵等,我能用它說一句話——我很喜歡吃木耳。
手:
①數筆畫識記。第一筆是撇,第二筆和第三筆都是橫,第四筆是彎鉤。
②用一用?!笆帧薄笫帧⒂沂帧㈦p手等,我能用它說一句話——我有一雙能干的手。
4.游戲鞏固。
(1)連一連。
將金文、小篆、楷書分成三組,請學生“連連”,看誰說得正確。先在自己的學習卡上連一連,同桌對照,講講自己的理由。然后讓一個學生到黑板上連。
(2)游戲。
學生有的拿圖畫,有的拿楷書,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對應的朋友。可讓學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這里”這樣的句子形式進行交流表達。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環節教學設計,猜字互動點燃了學生識字的熱情,小組合作在觀察和交流中感知字義,了解字形,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為下一環節奠定基礎。
三、朗讀小文,認識“站”“坐”
1.學生觀察書中第10頁的插圖,你能用一個字來說出他們此時的動作嗎?(站坐)
2.教師板書兩個生字(站、坐),指生朗讀,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3.課件出示兩個生字的字理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站:左邊是一個人站立著,右邊表示一個人站立的時候要占據一定的地方。
坐:兩個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導學生開火車讀字,并擴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5.討論:我們在站立和坐下的時候應該保持什么樣的姿勢,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讀后教師利用課件出示標準的“站、坐”姿勢圖。請學生對照圖畫說一說小短文的意思。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中提到,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學習獨立識字。在認讀剩下的兩個字時,教師設計了動作演示和圖畫觀察環節,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并對漢字的演變產生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地了解漢字的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系。
四、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田字格,引導學生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師在田字格中書寫筆畫“橫折”“撇”“彎鉤”,一邊書寫一邊引導學生觀察,并用手指練習書空。再在本子上練習書寫。
3.教師范寫生字,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書空,然后在書中描紅練寫。
4.教師點評,重點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寫成方塊;“目”和“耳”要注意中間兩橫間要留有距離,“手”注意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第二橫是長橫,寫在橫中線上。
設計意圖:初次書寫,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認真觀察例字的好習慣?!叭謱懀叻挚础本褪沁@個意思。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筆畫,認識字形結構,為正確書寫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五、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識了哪些生字?
2.我們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設計意圖: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不僅能體會這些人體器官的重要作用,產生愛護身體器官的情感,更對五個生字進行了鞏固。
提起金木水火土課文帶拼音,大家都知道,有人問甲骨文里怎樣寫金木水火土,另外,還有人想問金木水火土拼音帶聲調,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其實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三課《識字2金木水火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金木水火土》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木水火土課文帶拼音
請問'包含金木水李蘆火土'的字有哪些……
“金木水火土”都是偏旁部首,所以在字典上很好查,還有奇異的字,“鑫森淼焱垚”這種字也很不錯。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識字2 金木水火土
內容來自用戶:魯冰花之美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讀、聯系生活、看圖想象等方法,認識“一、二”等7個生字。金木水火土課文帶拼音圖片。
2.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等4個字和橫、豎2種筆畫。
3.正確朗讀課文。背課文。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拼音。
教學重點:通過聽哪大帶讀等方法,認識生字。認識田字格,學寫漢字。
教學難點:讀準“三、四、上”的字音。觀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寫準位置。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本課以朗朗上口的兒歌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漢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要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聽讀課文中識字正音。
通過聽讀兒歌,讓學生詩中有哪些事物和數字。7個生字中,“三、四”的聲母是平舌音,“上”的聲母是翹舌音。由于學生還未學習拼音,需要教用學生生活中的日常用語,在多種語境中正音,激發學生認讀的興趣。金木水火土兒歌帶拼音。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三課《識字2金木水火土》
(1)逐句聽讀。教師逐行示范讀,引導學生逐行傾聽并跟讀,隨機出現四行對韻歌。在聽讀中,可以采用全班讀、同桌讀、個人讀等多種形式,教師及時糾正生字讀音。
(2)語境。采用播放錄音、師生對讀、拍手對讀等多種語境方式,如教師讀第一行,學生讀第二行;教師讀第一句,學生讀第二句。在語境中鞏固讀音,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金木水火土”的理解,要避免對五行的介紹。重在讀讀背背中識字、積累,適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相關的事物。
金木水火土課文帶拼音:甲骨文里怎樣寫金木水火土
如下圖:
一、金拼音jīn
1、一種化學元素,號Au,黃赤色,質軟。
2、金一類的,具有光澤、延展性,容易傳熱和導電的固體的通稱(汞除外)。金木水火土課文朗讀。
二、木拼音mù
1、樹類植物的統稱。
2、木料、木制品。
三、水拼音shuǐ金木水火土課文怎么導入。
1、一種無色、無臭、透明的液體。一年級金木水火土課文原文。
2、河流。金木水火土拼音及筆順。
3、江河湖海的通稱。金木水火土一年級課文注音版。
四、火拼音huǒ一年級課本金木水火土。
1、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金木水火土課文生字。
2、緊急。
3、指槍炮等。金木水火土一年級古詩解釋。
五、土拼音tǔ
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2、疆域。
3、本地的,地方性的。金木水火土三維教學目標。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金色[jīnsè]
一種平均為深的顏色。
2、金黃[jīnhuáng]天地分上下拼音全拼。
黃而微紅略像金子的顏色。小學語文金木水火土課文。
3、金魚[jīnyú]金木水火土聲調。
一般體短而肥,尾鰭四葉。
4、金秋[jīnqiū]
指秋季。
5、獎金[jiǎngjīn]金木水火土課文原文。
作獎勵用的錢。金木水火土優秀教案設計。
以上就是與《金木水火土》教學設計相關內容,是關于甲骨文里怎樣寫金木水火土的分享??赐杲鹉舅鸱掠琳n文帶拼音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