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語文閱讀分析方法有哪些 語文閱讀文章的方法有哪些 語文書中有哪些閱讀方法 閱讀理解的主要題型 語文閱讀方法有哪幾種
1、全身心地投入閱讀
閱讀體驗是以整體感知為基礎的,讀第一遍時,我們不要總考慮做題找答案,
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閱讀,理解內容,獲取信息、把握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尤其在讀文學作品時,讓哪枝最主要的是情感體驗,是與作者交流,要用心傾聽來自世界的聲音,頭腦中重現以往的生活場景,激起心靈深處的共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審題者對文章內容的獲得,都建立在仔細閱讀、反復推敲的基礎上,因此所有的題目都一定是這個“本”的“末”,千萬不能“本末倒置”。
2、用鉛筆標畫
為了提高效率,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邊讀邊想,邊看邊畫。給自然段標號,為重點段落的句子標號,找出重要的語句,在表示次序的詞語前標出①②③等,都要用鉛筆。這樣不但有助于理解閱讀材料,還不至于把卷面弄臟弄亂。審題時,題干上帶引號的關鍵詞語、括號里的說明,也一定用鉛筆標出,這樣可以抓住題目的重點。
3、掌握試題設計的順序
中考閱讀試題的設計總有一個規律,或總—分或分—總。關于“總”的試題無論在前還是在后,我們可以先看它,因為這正好和我們的閱讀坦敏步驟一致,便于我們總體把握。關于“分”的試題一般根據文章從前到后,依次設題。知道這一點,一句題干順利地在原文中尋找閱讀區間,就能按部就班地答題。
4、題目之間可以互相啟發
可能有這樣的情況:某一題不會解答,這是可以先看下一道題目,或許可以從后一道題目中得到啟發;有時后邊的試題也能從前滿的題目中找到靈感。
5、多角度思考,分點回答
有時答題的內容較多,千萬不能寫成一大片,既不分段也不分點,給老師判卷造成困難。可用①②③的形式分項作答,這樣既可以使自己的答題思路清晰,又會讓答案一目了然。
6、要充分發掘題干中隱含的有效信息
要認真研究題干,尋找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因為題干中往往有重要的暗示作用,能體現命題意圖和答題方向,顯示答題的閱讀區間和答題方法。特別是題干上帶引號的語句,把它當成一個固定的“集裝箱”還原原文,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除了耐心讀文之外,細心讀體是最關鍵的。
7、輕松應對閱讀理解三部曲
在掌握了閱讀解題思路的基礎上,不妨來個臨場閱讀三部曲,輕松應試。
第一部曲,浮光掠影。這是第一遍閱讀,要耐心地讀,邊讀邊想,用鉛筆標畫,并且意念組合,所得到的“光”和“影”就是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和把握:文章寫了什么,怎么寫的,各段什么意思,分幾個層次,哪些地方很重要,含有深意,哪些地方難懂,搞不明白。
第二部曲,鏡中看花。這是帶著思考閱讀的第一印象,看看命題者是怎樣出題的。所有的題目都來自于文章,就像“花”在“鏡”中一樣。當你在閱讀題干的過程中對文章的理解又進了一部,這時帶著“鏡中的花”在讀一遍文章,而且邊讀邊畫重點句子,就對文章理解得更透徹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真正理解了文章,回答什么問題也不在話下了。
第三部曲,蜻蜓點水。這是建立在對全文的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再讀題干,換原文中緩拿尋找閱讀區間,確定答題范圍,分析篩選信息。這第三部曲是把題干上帶引號的關鍵詞語還原,需要在那個閱讀區間找答案,就“點”那個語境的“水”。臨場閱讀三部曲輕松應試,確保答題萬無一失。
①關鍵詞句、標題的把握
關鍵詞句在文章中一般可以歸納為開篇、結尾、段首的第一句話或中心句。一般來講這類語句都會是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的中心思想。抓住了關鍵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了作者的思想脈絡。
②結合問題,整體把握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后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后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鄭茄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則要注意其人物、情節等,如果是議論文,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后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③速讀與精讀結合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快速閱讀、瀏覽;隨后查看問題,帶著問題再一次快速閱讀,進行圈點勾畫;最后鎖定重點進行精讀正者分析作答。這樣乍一看很費時間,其實效率很高的,關鍵在于速度技巧的掌握。
我們知道的閱讀方法有朗讀、指讀、默讀(心讀)、跳讀等等,我最常用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的速度法,主喊清察要是訓練提高閱讀能力的,包括閱讀速度、整體感知、理解記憶等方面。把訓練的過程用實際的練習來體現出來,而不是簡單的告訴你怎樣去練習。
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有哪些
閱讀理解是學習語文必須要掌握的,平時除了課本內的知識,還要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通過閱讀積累可以豐富自己的閱讀經驗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了語文課外閱讀方法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輪大課外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經常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習作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課內閱讀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側重的就是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方法的指導是必須的,但要掌握這種閱讀方法,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并形成一種習慣。
學生在運用多種閱讀的同時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后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臘亮豎終極點在行,能夠達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這種生活的能力。"因此,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課外閱讀實踐中逐步養成。
二、教予課外閱讀方法
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調動起來了,但光有興趣而毫無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書海中"瀟灑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課外閱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常有家長反映:老師,我給孩子買了許多書,而他也都喜歡看,可怎么就沒覺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我想問題大多由于學生的閱讀方法不對。因此,我們教師應教予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不僅愛讀書,而且會讀書,從書中汲取所需的營養。
1、指導精讀。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談感受。對于課外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得方法加以運用,養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2、指導速讀。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3、指導寫讀書筆記。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簽等,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4、朗讀和默讀朗讀,也叫誦讀,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口讀"結合起來,聽讀并舉,聲情并茂,有利于理解、體驗和記憶,便于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鍵知的閱讀多用此法。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文字符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
默讀可以重復看,反復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于思考。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在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注、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
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為:讀材料、看要求、找原話、答問題。
1、讀材料:
所謂“讀材料”,就是要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讀全文資料,把握文章主題。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層次和段落。
在瀏覽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應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不一樣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一樣的記號,以便查找。
閱讀理解試題的文字材料主要用來測試閱讀速度、理解本事和記憶本事。有的采用一個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資料廣泛,題材各異。
2、看要求:
所謂“看要求”,就是要求再審視語文閱讀理解所要求回答的問題要求,關鍵的關鍵字、詞或句子也要讓學生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也是回答問題的可能的得分點。
要做到細讀文章的資料,機智搏乎從容答題。第二遍讀文章要求帶著問題細讀全文。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要認準關鍵詞句,把握其基本意義,認清它們在句子中的具體含義,根據上下文琢磨它們的升華意義,學生異常是要學會在閱讀文字材料中發現有效信息,即是對回答閱讀基態悉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的文字和資料。
二要排除生詞的障礙,遇到生詞要經過上下文,大膽地對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個別詞義、語義和句義進行推測、推理和推斷,還能夠經過構詞常識大膽猜測。
三是原文中有明顯的準確答案,要善于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閉磨“原文”材料,果斷作答。對于一般不影響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詞,能夠放過去,不必務求理解。
3、找原話:
所謂“找原話”,就是要找到語文閱讀理解上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后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當然找原話的目的是為了弄清題意,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和范圍。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將要回答的問題放到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中來,再去瀏覽所要回答的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
4、答問題:
所謂“答問題”,就是要根據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相應的問題,回答問題力求做到以下諸點:
①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僅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才能得分,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
②不亂答;亂答也不得分。不聯系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沒有成績。我們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中要答滿線格,但并不是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線格胡說和亂說,因為亂答也不得分。
③言之有據,持之有理。所謂“言之有據”就是要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不能憑空瞎說。語文閱讀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參考答案,不要害怕,任何問題的回答都不可能與教師的參考答案一模一樣。語文閱讀理解得分的主動權在我們手中,關鍵是在于你有沒有“言之有據”地來作答。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掌握一些快速閱讀的方法,只有掌握這些快速的閱讀方法,在做語文閱讀理解題的時候才能如魚得水。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語文快速閱讀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語文快速閱讀的方法
快速閱讀方法是從文字中間迅速吸收有用信息的一種閱讀方法。其目的是盡快拋棄多余信息,吸收有用信息。快速閱讀可使閱讀速度由每分鐘100—150字。其閱讀要求是:①注意力要高度集中。②克服出聲朗讀、逐字閱讀和回歸倒讀的習慣,賀彎而采用無聲視讀法。③運用概念閱讀法組讀。④運用垂直閱讀法作縱向掃描。⑤采取跳讀技巧,根據文獻結構,抓住概要、掌握中心和重點。可見,快速閱讀法并不僅是單獨追求速度的快讀,而且是注重質量的一種創造性的理解過程。快速閱讀的方法很多,比較主要的有:
1、概念閱讀法
科學研究證明,決定一個人閱讀速度的關鍵是對所感知信息的加工方法。加工信息的方法,包括按照字母順序閱讀;按照音節順序閱讀;按照詞匯順序閱讀;按照概念閱讀,(即從文中挑選出單個概念,然后綜合包含在一個或幾個句子中的思想,很快理解)四種。這四種閱讀方法,代表著四種閱讀水平。一般來說,知識水平有限,閱讀能力較低的人采用前兩種加工方法;知識面較寬、閱讀能力較高的人采用第三種加工方法;有較高文學修養、會寫文章、記憶力又較強的人采用第四種加工方法。使用概念閱讀法,不僅可以提高閱讀速度,還可提高思維綜合能力。
2、垂直閱讀法
又稱縱向掃描法。是指在讀橫排版文獻時,眼晴以較少振幅,沿每頁書的中心設想線,由上而下垂直掃描,迅速閱讀。
3、一目十行法
一目十行法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不失為一種有用的讀書法。對內容不太重要的完全可以一目十行,但對經典著作,重要的專業書,不能用這種方法。一目十行,實際上是對信息的瀏覽篩選過程,當發現有價值的觀點材料時,再仔細閱讀或做摘記。一目十行與鯨吞法不同,前者是十行十行的瀏覽,后者則一頁一頁甚至幾頁幾頁地往后翻。
4、三遍讀書法
這是茅盾、蘇步青等著名學者提倡的一種讀書方法。第一是讀大概,是“鳥瞰”式的,對整篇文章先有個印象;第二遍是“精讀”式的,可像機槍手學習槍械裝卸那樣,來個大拆卸,仔細考察、慢慢體味;第三遍實際上應是多遍的意思。
5、“寶塔式”閱讀法
這是政論家鄒韜奮創造的一種讀書方法。他在肆旦讀書時,遇到其中“特別為自己喜歡的,便在題目上做個號,再看第二次;優其喜歡的再看第三遍;最喜歡的,一遇著有偷閑的時候就常常看。”這樣讀過的書就形成了一座寶塔,基礎最大,越往上越小。所以,鄒韜奮將自己的讀書方法形象地稱為“寶塔式”讀書法。
6、以寫帶讀法
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把讀書與寫作結合起來,將閱讀中獲得的知識、理論,馬上用文章的形式表達出來,邊讀書邊寫作,以寫帶讀,學以致用。我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頗得益于這種讀書方法。
7、內容交叉法
指一個人在連續讀書的過程中,感到疲倦時,可換讀另一種內容的書,增強閱讀效果。
8、五步閱讀法
又稱SQ3R讀書法,是由美國衣阿華大學創用,后流行于英美等國的一種綜合性讀書法。SQ3R英文“Surrey”(瀏覽)、“Question”(發問)、“Recite”(復述)、“Review”(復習)五個詞首字母的縮寫。這種閱讀方法將閱讀過程分為五個步驟:①瀏覽。通過看前言、序跋、目次、內容摘要及正文中的大小標題、注釋、附錄等,概括地把書看一遍,,從整體上對全書有個印象,明確書、文的重點和難點。②發問。對書、文中的重點、難點之處進行閱讀,提出問題以備在深入閱讀中思考,尋求答案。③閱讀。帶著所提問題,對書、文進行深入細致地閱讀,并作讀書筆記,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④復述。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對閱讀中所獲取的知識信息進行回憶檢查,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以提高閱讀效果。⑤復習。對閱讀過的內容,不斷地進行復習,以鞏固記憶,保證學習成效。五步閱讀法符合感知、記憶與思維相禪雹悶聯系的規律,因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語文閱讀方法1、瀏覽。就是對文章做鳥瞰式感知,用較短的時間通讀一遍,獲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總體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題,大意或觀點、材料。
2、提問。根據瀏覽的印象和自己的需要,提出需要弄清的問題,使閱讀文章的目標具體明確。提問可以從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去設計。內容方面包括中心思想、社會意義、作者的情況、寫作的背景與動機、內容要點、主要章節和段落的研究等;形式方面包括文章的結構布局、各個部分的關聯、體裁形式、表達手段、用語特點、詞句的推敲等。
3、精讀。這是關鍵的步驟,必須認真閱讀文章,圈點、批劃、評注,弄清詞句含義,逐段理解內容,理清線索,把握主題,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作摘要,抄卡片,寫筆記,列提綱,繪圖表等,求得切實具體地解決問題。
4、背誦。強調記住需要記憶的內容,不一定都是一字不差的背誦,可以作嘗試性回憶,再與文章對照反復記憶,力求記得準確、迅速,也可以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默寫提綱,記住要點。
5、復習。包括整理提綱和讀書筆記,重溫主要問題解決的辦法,完成必要的練習。通用式閱讀法,綜合運用了感知、記憶與思維的規律,能使閱讀獲得較好的效果。
語文快速閱讀技巧一、要求入手法。
閱讀文段,應該先看要求, 順便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讀,在讀的過程中,能回答的問題 就用鉛筆在原文上勾畫一下,或記在草稿紙上。讀完一自然段,就把一自然段的大意簡要地寫在草稿紙上,以 便把意思或結構相近相類的自然段并列在一起,為領會整個文段的內容或劃分意義段作準備。這樣讀完一遍, 閱讀題的答案輪廓就出來了。若有些答案尚未搞清楚,再去定點閱讀某一部分;需要閱讀整個文段的,才閱讀 整個文段。這樣答題既快又準,是一種高效的閱讀方法。
二、文體特點入手法。
一般每個文段都屬于一種文體, 或是某種文體的文章節選。可根據文段所屬的文體 快速閱讀。若閱讀的文段是記敘文,可按記人、敘事、寫景、狀物去分類理解。以記人為主的文段,可按角色 亮相、角色干些什么、角色給人的印象去切分;以敘事為主的文段,可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去切分;以 寫景狀物為主的文段,可按景物出現、景物的特征、景物給人的感受來切成。記敘的文段,還可從時間、空間 、事情的角度去切分,化整為零。若閱讀的文段是說明文,可按交代說明對象的次序、說明對象的特征去切分 .
三、語境分析法。
文段閱讀題中,常有注音、釋義、詞句分析、 判斷、選擇、分段、歸納段意或寫作特點 等題型。解答這些題時,應把它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分析,切忌望文生義、生搬硬套。
語文快速閱讀訓練題原文《寫給千里之外的孩子》
傅雷
1954年1月30日晚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望的,不愿意回顧的;我們嚕里嚕蘇地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真的,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這幸福不知應當向誰感謝,即使我沒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謝謝上帝了!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盡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思想迂腐,知識淺陋),不至于惹你厭煩。也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高峰的頂尖上所想的,所見到的,比你們的不真實。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現實卻給你證明我并沒大錯。
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
你走后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地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圣潔的,慈愛的!
語文快速閱讀訓練題目5. 讀第l自然段,回答下面問題。
(1) “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中的“這一類的話”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內)
(2)令作者“又快樂又惆悵”的是什么事?為什么說它是“又快樂又惆悵”的?
6.結合上下文,作者為什么說“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
7.這則家書反映出傅雷對兩代人如何相處的一些看法,請認真領悟并回答下列問題。
8.讀完本文后,結合對課文主旨的理解,寫下此時你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
語文快速閱讀訓練題答案5.(1):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你尿布時代的往事”不得分)。
(2):快樂是指回憶起兒子小時的可愛及成長的經歷;惆悵是指兒子現在遠離自己。
6.答:兒子長大成材,還讓自己學到了很多。
7.(1)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青年人應持怎樣的態度?
答:青年人應該理解長輩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見。
(2)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長輩應克服自身哪些弱點?
答:長輩應克服落伍、迂腐、不夠耐心、不太講究說話技巧等弱點。
(3)傅雷希望兩代人建立怎樣的關系?
答:建立和諧融洽、沒有隔膜的朋友般的關系。
8.答:希望與父母能夠建立朋友式的交流關系,彼此之間不要產生隔閡。互相尊重,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