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山東賴茅酒的來歷和歷史 賴世雨賴茅來歷 賴茅的前世今生 賴茅酒的歷史變遷 賴茅的前世今生介紹
賴茅酒產于享譽中外的國酒之鄉茅臺鎮,此地出產的美酒,可上溯至西漢元光五年漢武帝御為貢酒起,便已名揚天下。一八二六年清朝道光年間祖父賴正衡在茅臺創辦茅臺燒春坊,首創醬香型酒,后由賴貴山兄弟三人擴建衡昌酒陵缺橋廠,又更名為恒興酒廠,以其乳名賴茅作為商標。一九一五年賴茅酒獲得國際博扮前覽會金獎,成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開國第一宴上用“賴茅”作慶典酒。一九五三年公司合營期間,仁懷市政府在恒興酒廠的基礎上成立國營茅臺酒廠。一九八二年賴茅酒創尺猛始人賴貴山重振祖業恢復生產。
王者歸來 醬香始祖“賴嘉榮”
來源:中國網發表時間:2011-08-22 13:39:54
--------------------------------------------------------------------------------
264.5萬,標王天價酒,賴茅王者歸來
264.5萬!在近日開槌的北京保利陳年美酒拍賣專場上,一位特別的老先生提供的一瓶特別的陳年美酒艷壓全場,得到諸多藏家的尊重。陳年美酒以264.5萬天價成交,成為標王天價酒。
這是一位來自貴州的藏家亞藩先生。亞藩老先生與茅臺酒廠淵源頗深,曾經負責籌備成立“地方國營茅臺酒廠”的工作,之后的工作中又負責接待前來貴州視察工作的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此次拍賣會,參拍的有110多個標的,1000余瓶酒。參拍酒涉及茅臺、賴茅、五糧液酒等。拍賣方特意將亞藩先生的7瓶藏酒被安排在中后位置。拍賣會過去1個多小時,亞藩先生的藏品即將出場前,拍賣師首先展示了一幅朱德送給亞藩先生的一幅字,隨后才開始對亞藩先生的藏品進行拍賣。最大焦點是亞藩先生的第六瓶藏酒——— 30年代賴茅。這瓶30年代賴茅酒起拍價100萬元,拍賣師宣布起拍價后,2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藏家立即有人直接喊價150萬元,隨即有買家跟進,經過激烈爭奪,30年代賴茅以264.5萬元成交,成為本場拍賣會成交價最高的藏酒,奪得標王!
國酒開端的背后 “賴嘉榮”醬香始祖
知情人士稱賴茅并非茅臺酒,卻與茅臺有相當多的淵源,有人稱其為茅臺的祖先。說起茅臺歷史,不得不提“賴嘉榮”。
醬香始祖賴嘉榮先祖,原籍福建。公元1826年,清朝道光年間,在茅臺村創辦“茅臺燒春坊”,后由賴嘉榮負責酒坊螞襲生產及經營,獨創“回沙”工藝釀和復雜的釀酒技術,釀造出之茅酒,風味獨特,名聞遐邇,是風格最完美之醬香大曲酒之典型,后人稱之為“醬香始祖”“、“賴茅鼻祖”。
1915年,適逢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世界名酒展。賴嘉榮先生決心以愛國拳拳之心參賽,將賴氏茅酒通過當時的民國政府送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賽,一舉獲得脊拍世界金獎,成為世界三大蒸餾酒之一,從此開始打入國際市場,并成為譽滿全球的中華民族瑰寶。
1929年賴嘉榮出資,指派兒子與其兄弟擴建“衡昌燒坊”,改名為:恒興酒廠,再創百年賴家茅酒于貴州茅臺鎮,并以祖傳之釀酒秘笈代代相傳。后將祖業傳至其子,其子賴氏三兄弟遵從父親意愿,將“賴家茅酒”“賴茅酒”正式定名為“賴茅”酒商標。
新中國成立后,“賴茅”、“華茅”、“王茅”這三家最大的茅臺酒廠均被收為國有,成立了“貴州茅臺酒廠”,其產品“貴州茅臺酒”被譽為國酒。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后,賴嘉榮嫡傳后裔賴世豪先生重返茅臺鎮,開辦“茅臺賴氏酒廠”,終于完成老一輩心愿,誓將醬香經典的“賴家茅酒”繼承發揚光大。
賴茅酒以本地優質高粱、小麥為原料,采用祖傳秘方與傳統生產相結合的獨家工藝,精心釀制而成,既有喝了不上頭、不口干、不胸悶之特點,還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回味悠長、空杯留香、余味持久。
賴嘉榮老先生親手創立的“賴家茅酒”已成為中華名酒,并永垂史冊。
“賴茅”釀制工藝與文化傳承
“賴茅”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以及獨特的釀制工藝被藏家尊重。多年來,身出“名門”卻鋒芒不露,天價拍賣得標王稱號后還是引來了業內人士和媒體的聚焦,一時賴嘉榮賴茅酒在行業內、市場上被瘋狂追捧。記者采訪到賴嘉榮賴茅酒全國獨家運營中心深圳市酒源酒業總經理周凌劍先生。周凌劍先生表示:“賴茅酒傳世至今,無數豪杰為之傾倒,文人墨客贊不絕口,更被國人捧為至寶。賴茅鼻祖賴家榮所創建的恒興酒廠被收為國有成立貴州茅臺酒廠后,80年代“賴茅”酒創始人,賴茅鼻祖賴家榮嫡傳后裔賴世豪成立賴世家酒業,恢復重建老字號品牌 “茅臺賴氏酒廠”于茅臺鎮。按照家傳秘方和傳統工藝生產醬香“賴茅”酒。2006年冬季,賴茅唯一嫡傳后裔賴世豪先生親手從歷史學家、文學櫻物羨家、書法家、收藏家,葉恭綽老先生的后人(葉崇琪老先生,89歲)接受回贈的1935年的賴茅酒。這一中國酒業史無前例的盛事,再一次激勵賴茅傳人有責任,有信心把老一輩近百年保留下來的賴茅酒傳承下去。把賴茅酒的精髓文化、內涵、質量再一次提升,升華。把賴茅酒最好的、最根本的東西,奉獻給消費者,為中國的白酒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p>
在賴茅傳人的不懈努力下,賴世家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推出的產品“賴嘉榮“商標系列產品得到國內外愛酒人士的青睞。談到賴茅的未來發展,深圳市酒源酒業總經理周凌劍先生信心十足,面對全國醬香時代的來臨,酒源酒業以醬香型白酒產業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心,秉承“開拓創新、發展共贏”的企業文化,高舉“賴茅鼻祖賴嘉榮,百年醬香老字號”的品牌旗幟,齊心協力攜手各地經銷商打造中國醬香第三大品牌。
據悉,賴茅的發展是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的。那時候,茅臺鎮的賴氏先攔空祖創辦了茅臺燒春,一路發展而來。后來賴永初創辦了衡昌酒坊,將賴家的茅酒定名為賴茅酒。如今老橡,賴茅在國內外都挺知名的,宴請和送禮侍衡旁用的比較多。
賴茅酒” 據記載,茅臺酒的前身是““賴茅酒”,也就是你說的”茅酒“。 賴家茅臺酒清朝咸豐年間由賴氏先祖始創于貴州茅臺鎮,其后氏繼承祖傳秘方,精心釀造,以優雅細膩、醇和豐滿、回味悠長、風味獨特、物美價廉見長同行脫穎而出。 解放后公私合營收歸國有,即現在的貴州茅臺酒廠。 賴茅歷史文化: (一)歷史文化 ●1929年,賴永初先生投資在茅臺鎮擴建“衡昌燒坊”,后更名為“恒興燒坊”,他設計了“大鵬商標”,正式定名“賴茅”。所產茅酒名揚四方。 ●1935年,中央經軍長征途中經茅臺鎮,因當時缺醫少藥,曾用“衡昌燒坊”所產茅酒治療傷腳竟然獲效,一時傳為佳話。 ●1937年,賴永初先生獨自投巨資擴建“衡昌燒坊”(后改名為“恒興酒廠”),注冊了大鵬圖案的“賴茅”酒標志,意為“展翅高飛”,另外設計了小口圓柱土陶酒瓶(這是茅酒發展史上唯一留下最早的包裝實物),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抗日戰爭勝利后,賴永初先生將三百多瓶“賴茅酒”帶到香港銷清運售,被中外客商一搶而光,這是賴茅酒第一次通過香港打入國際市場。 ●1941年,中國遠征軍把“賴茅”作為“隨軍專用酒” ●1944年,前蘇聯政府把“賴茅”作為“外交禮賓酒” ●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國共兩黨“雙十協定”簽訂后的宴會上,毛主席與蔣介石舉杯共飲賴茅酒。賴茅酒曾經多次見證中國重大歷史事件并作為國共兩黨曾經共同推崇舉杯的政治酒頻繁使用。 ●1949年,“恒興酒廠”已成為茅臺鎮最大的酒廠 ●1949年10月1日“賴茅”酒作為“開國第一宴慶典酒”款待中外嘉賓 ●1953年2月根據貴陽市財經委員會的通知,地方政府有關人員來到恒興酒廠,宣讀了政府接管恒興酒廠的文件,此后地方政府在恒興酒廠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地方國營茅臺酒廠即現在的貴州茅臺酒廠,至此恒興燒坊遂結束了其歷史使命。而在茅臺酒廠豎立了賴永初先生的塑像。 ●80年代初,賴永初嫡傳兒子“賴茅”酒傳人賴世強為遵父訓,在賴茅酒故鄉茅臺鎮重建老字號恒興酒廠,延聘當年該廠主要釀酒師傅的傳人主持釀造工程。賴世強為紀念其父賴永初先生,將原“賴茅酒”命名為“賴永初”酒,以賴永初先生肖像及姓名作為注冊商標在國家工商局進行登記注冊,并榮獲“貴州省著名商標”。如今,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不斷提高下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恒興酒廠產量逐年提高,品質穩定。以“賴永初”酒為龍頭的“賴恒”,“恒興老窖”“醉神”等系列酒產品,更是成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品質卓越恒久的經典民族品牌。 ●歷史文化名酒―――1946年周總理在重慶紅巖村宴請民主人士,席間指著賴茅酒瓶說:“長征過茅臺鎮時,當地群眾捧出酒來歡迎我們,戰士們用它治療傷口,止痛消炎,治療感冒,喝了可治療瀉肚子,暫時解決了我們當時缺醫少藥的困難。所以,紅軍長征勝利,也有賴茅酒一大功勞??箲饡r期賴茅酒就已成為當時中國的一代名酒之首。 ●國酒的開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晚,毛主席在北京飯店舉行開國第一宴,周總理親自安排調用庫存于戚帆北京飯店的一百多瓶“賴茅”款待中外嘉賓,共慶建國?!百嚸鲍@此殊榮,是茅臺酒稱為國酒的開端。至此,賴永初先生所創的“賴茅”酒,為國酒茅臺未來的光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政治酒―――賴茅酒曾經作為國共兩黨共同推崇的政治酒。重慶談判期間,國共兩黨“雙十協定”簽訂后的宴會上,毛主席與蔣介石舉杯共飲賴茅酒。賴茅酒曾經多次見證中國重大歷史事件并作為國共兩黨曾經共同推崇舉杯的政治酒頻繁使答仔梁用。 ●外交酒―――1944年前蘇聯政府將賴茅酒作為外交禮賓酒使用,此后中國政府及領導人一直將茅臺酒作為中國政府的外交酒 ●健康酒―――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周總理用“賴茅”宴請尼克松總統時說:“長征路上,賴茅酒我們包醫百病的良藥,洗傷、鎮痛、解毒、治傷風感冒,能消除疲勞,安定精神......”喝茅臺酒有利于身體健康是事實,但喝茅臺酒有利于身體健康的原因現在還是一個秘,從對長期飲用茅臺酒的人群調查中發現,長期喝茅臺酒的人絕大部分肝功能很好沒有肝病、腸、胃很好,普遍精神、氣色很好且人顯年輕較一般人健康長壽。 (二)釀制工藝特點賴茅酒生產工藝特殊。賴茅酒的釀制,每年重陽分兩次投料,同批原料要經九次蒸煮,八次攤涼,加曲加藥、高溫堆積、入池發酵,七次取酒,歷時整整一年,然后要經三年以上貯存,再精心勾兌,方能包裝出廠。一瓶酒從原料進廠到出廠,至少要經過五年。其香氣成分極其復雜,使產品風格獨特。喝酒時感到不燥辣,容易上口,幽雅細膩。 茅臺酒出產于貴州仁懷市赤水河畔茅臺鎮,群山環峙,形勢險要,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赤水河水質純潔清甜,含有少量礦物質,正好釀酒。茅臺酒因產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臺鎮而得名。由于茅臺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30多年前我們的周總理給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下達了一個任務,叫他復制茅臺。據說當時方毅副總理帶了一批人把茅臺酒的所有流程工序和設備,甚至制酒的老師傅都帶走了,連茅臺酒廠的灰塵也裝了一箱子帶走(據說那里面有豐富的微生物,是制造茅臺酒所必需的),在附近到處找,找了50個地方,最后在遵義找到了一個山清水秀、沒有工業污染的地方,把茅臺酒的流程工序全部展開,用當地非常純凈的水,利用灰塵中的微生物重新制作,一共進行了9個周期、69次實驗,最后直到1985年宣布失敗。也充分證明了茅臺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臺酒不可克隆,為此茅臺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茅臺酒的商標,最初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個花瓣形的圖案內,書寫“貴州省茅臺酒”幾個楷書字樣而已。后來才改為連史紙鉛印。商標定名:成義酒房為“雙德牌”,榮和酒房為“麥穗牌”,恒實酒房為“山鷹牌”。1952年統改為“工農牌”。1954年后,分為內銷和外銷兩種商標:內銷為“金輪牌”(又名“工農牌”),外銷為“飛天牌”。文革時期曾一度改為“葵花牌”,旋又恢復“金輪牌”、“飛天牌”,一直沿用至今。
賴茅確實是茅臺的前孫旦身 史載:枸醬酒之始也。早在 2000 多年前,今茅臺鎮一帶盛產枸醬酒就受到了漢武帝 “ 甘美之 ” 的贊譽,此后,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于世。茅臺酒歷史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臺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后,將此酒帶回長安,受到漢武帝的稱贊,并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據清代《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隱凱納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臺“酒冠黔人國灶沒”。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賴茅”就是現在的茅臺酒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