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數(shù)學

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題,一年級趣味益智數(shù)學題

  • 數(shù)學
  • 2023-05-29
目錄
  • 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圖形題
  •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題及答案大全
  • 一年級趣味益智數(shù)學題
  • 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小知識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趣味題100道

  • 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圖形題

    1.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題及答案

    小學數(shù)學趣味題

    1.小華的爸爸1分鐘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鐘內(nèi)可以剪好幾只自己的指甲? 2.小華帶50元錢去商店買一個價值38元的小汽車,但售貨員只找給他2元錢,這是為什么? 3.小軍說:“我昨天去釣魚,釣了一條無尾魚,兩條無頭的魚,三條半截的魚。你猜我一共釣了幾條魚?”同學們猜猜小軍一共釣了幾條魚?

    4.6匹馬拉著一架大車跑了6里,每匹馬跑了多少里?6匹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綁在樹干上的小狗,貪吃地上的一根骨頭,但繩子不夠長,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辦法抓著骨頭呢?

    6.王某從甲地去乙地,1分鐘后,李某從乙地去甲地。當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時,哪一位離甲地較遠一些?

    7.時鐘剛敲了13下,你現(xiàn)在應(yīng)該怎么做?

    8.在廣闊的草地上,有一頭牛在吃草。這頭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問,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幾年?

    9.媽媽有7塊糖,想平均分給三個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開,媽媽怎么辦好呢? 10.公園的路旁有一排樹,每棵樹之間相隔3米,請問第一棵樹和第六棵樹之間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兩半,每半各是多少?算術(shù)法平均分是____,從中間橫著分是____,從中間豎著分是____.

    12.一個房子4個角,一個角有一只貓,每只貓前面有3只貓,請問房里共有幾只貓? 13.一個房子4個角斗吵,一個角有一只貓,每只貓前面有4只貓,請問房里共有幾只貓? 14.小軍、小紅、小平3個人下棋,總共下了3盤。問他們各下了幾盤棋?(每盤棋是兩個人下的)

    15.小明和小華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幾塊。只知道小明給了小華8塊后,小華又給了小明14塊,這時兩人包里的糖的塊數(shù)正好同樣多。同學們,你說原來誰的糖多?多幾塊?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腳指甲

    2.因為他付給售貨員40元,所以只找給他2元; 3.0條,因為他釣的租掘魚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轉(zhuǎn)過身子用后腳抓骨頭,就行了。

    6.他們相遇時,是在同一地方,所以兩人離甲地同樣遠; 7.應(yīng)該修理時鐘;

    8.它永遠不會把草吃光,因為草會不斷生長; 9.媽媽先吃一塊,再分給每個孩子兩塊; 10.15米; 11.4,0,3. 12.4只; 13.5只;

    14.2盤;

    15.原來小華糖多;14-8=6塊,因為多給了6塊兩人糖的塊數(shù)正好同樣多,所以原來小華比小明多12塊

    2.小學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故事

    1、蝸牛何時爬上井?一只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枯井里。

    它趴在井底哭了起來。一只癩蛤蟆爬過來,甕聲甕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太高了,掉到這里就只能在這生活了。

    我已經(jīng)在這里過了多年了,很久沒有看到過太陽,就更別提想吃天鵝肉了!”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蝸牛對癩蛤蟆說: “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喝足了水,就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終于爬了5米。

    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著想著,它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來是癩大叔還在睡覺。

    它心里一驚:“我怎么離井底這么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后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緊牙又開始往上爬。

    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蝸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堅強地蝸牛終于爬上了井臺。

    你能猜出來,蝸牛需要用幾天時間就能爬上井臺嗎? 2、從前有個大地主叫古依木,雇了一個叫扎克的長工,答應(yīng)每年給一頭牛的工錢。到了年底,古依木對扎克說,你的工錢存在我這兒,將來可以辦大事。

    老實的扎克同意了。一晃19年過去了,扎克年老力衰了,大地主古依木就想把他辭退。

    一天,古依木把扎克叫來,說:“你在我家做了19年,現(xiàn)在我給你19斤油,你走吧!”扎克一聽急了,說:弊銷核“老爺,你講的每年給‘一頭牛’的工錢,怎么變成‘一斤油’了呢!”古依木兩眼一瞪,咆哮說:“那是你聽錯了,老爺還會賴你嗎?”不容分說就把他趕出了門。 扎克提了19斤油呆呆的坐在路旁。

    這時正好看見阿凡提騎著小毛驢過來了。扎克連忙把這事告訴阿凡提,請他幫忙算回工錢。

    阿凡提想了片刻說,好,我和你一起上古依木家里去評理。” 古依木在家里正在喝酒,冷不防阿凡提和扎克走了進來,古依木心里有點慌,裝著笑臉道:“阿凡提先生駕到,不知有何貴干?”阿凡提說:“扎克想做個小生意,特來借三兩銀子,由我作保,不知老爺肯不肯。”

    古依木一聽,心寬了,連說:“有阿凡提先生作保,當然可以。扎克是老實人,年息對本對利就行了。”

    于是,三對六面寫好了借據(jù)。古依木正要去拿銀子,阿凡提拉住了他說:“辦事情要公平,借你的錢是對本對利,那么,阿凡提每年一斤油存在你這里,也應(yīng)該對本對利。”

    古依木眼珠一轉(zhuǎn),暗想十九斤油的利錢能有多少,大不了幾百斤油吧!就說:“好吧,看在阿凡提先生的面上,算出多少,我照付就是了。” 于是,阿凡提拿過算盤說:頭一年,工錢1斤,第二年加利息1斤,加工錢1斤,共3斤,第三年是7斤,第四年是15斤……不到一刻工夫,算出了結(jié)果,把大地主古依木嚇得目瞪口呆。

    最后連連央求:“阿凡提先生,請你向扎克好話,我情愿還他19頭牛的工錢!” 扎克拿到了19頭牛的工錢,三兩銀子當然不借了。 請問小朋友,每年一斤油,按照古依木對本對利的算法,19年的本息賬,到底是多少? 3、辨方向 早晨起床面向陽,開動腦筋想一想; 前是東來后是西,左是北來右是南; 伸出左右兩只手,東南西北記得牢; 地圖方位有規(guī)定,上是北來下是南; 左是西來右是東,小朋友們要分清。

    4、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題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賽跑。黑免說:“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

    請你,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 (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2、三個小朋友比大小。

    根據(jù)下面三句話,請你猜一猜,誰最大?誰最小? (1)芳芳比陽陽大3歲; (2)燕燕比芳芳小1歲; (3)燕燕比陽陽大2歲。 ( )最大,( )最小。

    3、根據(jù)下面三句話,猜一猜三位老師年紀的大小。 (1)王老師說:“我比李老師小。”

    (2)張老師說:“我比王老師大。” (3)李老師說:“我比張老師小。”

    年紀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4、光明幼兒園有三個班。

    根據(jù)下面三句括,請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數(shù)最少?哪一班人數(shù)最多? (1)中班比小班少; (2)中班比大班少; (3)大班比小班多。 ( )人數(shù)最少,( )人數(shù)最多。

    5、三個同學比身高。 甲說:我比乙高; 乙說:我比丙矮; 丙:說我比甲高。

    ( )最高,( )最矮。 6、四個小朋友比體重。

    甲比乙重,乙比丙輕,丙比甲重,丁最重。 這四個小朋友的體重順序是: ( )>( )>( )>( )。

    7、小清、小紅、小琳、小強四個人比高矮。 小清說我比小紅高;小琳說小強比小紅矮; 小強說:小琳比我還矮。

    請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把名字寫出來: ( )、( )、( )、( )。 8、有四個木盒子。

    藍盒子比黃盒子大;藍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紅盒子小。請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度,把盒子排隊。

    ( )盒子,( )盒子,( )盒子,( )盒子。 9.張、黃、李分別是三位小朋友的姓。

    根據(jù)下面三句話,請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 (1)甲。

    3.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小故事

    1、小松鼠要過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著一個大袋子,來到森林里,對松樹爺爺說:請吧你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一邊摘一邊唱歌,不一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 你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 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 個松果,現(xiàn)在還有9個,你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你背走。”小松樹急了,不會算,怎么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來幫它好了。

    數(shù)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shù),求部分數(shù),就是從總數(shù)里去掉知道的一個部分數(shù),就得另一部分數(shù),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2、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數(shù)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嗎?高斯在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老師教完加法后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求學生算算看,題目是:1+2+3+4………+96+97+98+99+100=?本以為學生們必然會安靜好一陣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jīng)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將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想加,也就是說: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個101,但算式重復(fù)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jīng)超過了其他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shù)學基礎(chǔ),更讓他成為——數(shù)學天才。

    3、雞兔同籠你聽說過“雞兔同籠”的問題嗎?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jīng)》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shù),有35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jīng)》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只雞、每只兔一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shù)就由94只變成了47只;(2)如果籠子里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shù)就比頭的總數(shù)多1。因此,腳的總只數(shù)47與總頭數(shù)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shù),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shù)就是35-12=23(只)了。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shù)學家贊嘆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zhuǎn)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

    4、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shù),數(shù)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shù),數(shù)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瞇瞇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shù),數(shù)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是多少呢?

    4.求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故事趣味題 并求答案

    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老虎認親故事

    哼哼對怎樣算出來比例一樣,不大明白。

    老虎挺了挺胸說:“這個容易,這個正方形有4*4=16個方格,你看看黑色的占了多少方格,就可以算出比例來。”

    哼哼把頭一歪,問:“有的黑色的占了多半個方格,有的占小半個方格,這怎么算啊?”

    老虎說:“凡是黑色的占夠了半個方格就算一個方格,如果不夠半個方格就算0個方格,也就是不算啦!”

    “1、2、3……11,你的黑色花紋占11個方格;1、2、3……11,

    前是一家人,是親戚!親戚親,親戚親,砸斷骨頭還連著筋!”

    哼哼上下打量一下老虎,問:“唉,上一次我見到你還挺笨,怎么一轉(zhuǎn)眼變得這樣聰明啦?”

    老虎樂呵呵地說:“那是有聰明的狽幫助嘛!”

    “聰明的狽是什么東西?”哼哼追問。

    老虎自覺說走了嘴,趕緊改口說:“不,是我變得聰明了唄!”

    “聰明得這樣快?不對,我要考你一個問題。”哼哼說,“在一個大籠子里裝有野雞和兔子,從上面數(shù)有35個頭,下面數(shù)有94只腳,問籠子里有多少只野雞、多少只兔子?”

    老虎立即答出:“一只也沒有啦!”

    哼哼一皺眉頭問:“怎么回事?”

    老虎說:“都叫我吃啦!”

    哼哼一瞪眼睛說:“這是做算術(shù)題,不許吃!”

    老虎眼珠一轉(zhuǎn),說:“你等一下,我去找個安靜地方算一算。”說完就消失在密林中。

    老虎找到狽,說:“哼哼考我一道題,我不會做。”接著把題目說了一遍。

    狽干笑了兩聲說:“這是‘雞兔同籠’老問題。有現(xiàn)成的公式:兔數(shù)=

    12=23(只)。”

    “兔子12只,野雞23只,我這就去告訴小花豬。”老虎扭頭就往回跑

    5.一年級數(shù)學小故事50個字

    1. 猴子撈帽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陣風將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來18個小伙伴,從井上方的松上一個接一個去撈帽子,有4只猴子沒有上樹,就撈著了帽子,問:是幾只猴子上樹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撈上來的?

    2. “0”與“1”的小故事

    在神秘的數(shù)學王國里,胖子“0”與瘦子“1”這兩個“小有名氣”的數(shù)字,常常為了誰重要而爭執(zhí)不休。瞧!今天,這兩個小冤家狹路相逢,彼此之間又展開了一場舌戰(zhàn)。瘦子“1”搶先發(fā)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沒有我這個瘦子'1',你這兩個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氣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風,想想看,要是沒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數(shù)來組成100呢?”“喲!”“1”不甘示弱,“你再神氣也不過是表示什么也沒有,看!'1+0'還不等于我本身,你哪點兒派得上用場啦?”“去!'1*0'結(jié)果也還不是我,你'1'不也同樣沒用!”“0”針鋒相對。“你……”“1”頓了頓,隨機應(yīng)變道,“不管怎么說,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沒有!”“這就是你見識少了。”“0”不慌不忙地說,“你看,日常生活中,氣溫0度,難道是沒有溫度嗎?再比如,直尺上沒有我作為起點,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間數(shù)或尾數(shù),如1037、1307,永遠不能領(lǐng)頭。”“1”信心十足地說。聽了這話,“0”更顯得理直氣壯地說:“這可說不定了,如0.1,沒有我這個'0'來占位,你可怎么辦?”眼看著胖子“0”與瘦子“1”爭得臉紅耳赤,誰也不讓誰,一旁觀戰(zhàn)的其他數(shù)字們都十分著急。這時,“9”靈機一動,上前做了個暫停的手勢:“你倆都別爭了,瞧你們,'1'、'0'有哪個數(shù)比我大?”“這……”胖子“0”、瘦子“1”啞口無言。這時,“9”才心平氣和地說:“'1'、'0',其實,只要你們站在一塊,不就比我大了嗎?”“1”、“0”面面相覷,半晌才搔搔頭笑了。“這才對嘛!團結(jié)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語重心長地說。

    3. 小松鼠要過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有一天小松鼠背著一個大袋子,來到森林里,對松樹爺爺說:請吧你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一邊摘一邊唱歌,不一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 你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 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 個松果,現(xiàn)在還有9個,你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你背走。”小松樹急了,不會算,怎么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來幫它好了。數(shù)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shù),求部分數(shù),就是從總數(shù)里去掉知道的一個部分數(shù),就得另一部分數(shù),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4. 阿凡提的故事

    這天,阿凡提騎著他那心愛的小毛驢從外面回來,遠遠就看見家門口站著一高一矮兩個人。

    “阿凡提回來了!”高個子和矮個子都迫不及待地迎上去,請阿凡提為他們算算五個銅幣該怎么分。阿凡提笑著說:“啊,兩位先生,我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怎么為你們算呢?”這兩人說了一陣子,阿凡提把事情弄清楚了。原來這兩人今天合伙做飯吃,高個子拿出了200克大米,矮個子拿出了300克大米。飯做好后,兩人正準備吃,忽然來了一個過路人,這個過路人向他們提出了把煮的飯讓三個人吃的請求。結(jié)果三人一起把飯吃完。過路人臨走時,向高個子和矮個子道謝,還留下了5個銅幣作飯錢。可5個銅幣兩人怎么分呢?矮個子說,他出了300克大米,就拿3個銅幣,高個子出了200克大米,就拿兩個銅幣。可高個子說,這5個銅幣是過路人給他倆的,應(yīng)該平分,每人拿兩個半銅幣。兩個人算過來算過去,都不知怎樣算才對。

    阿凡提告訴高個子和矮個子說:“好辦。依我看,應(yīng)當這樣分。”阿凡提說出了他的分法:高個子得1個銅幣,矮個子得4個銅幣。兩人聽了非常吃驚,后來在阿凡提講了這樣分法的道理后,他們都很信服,高高興興地走了。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阿凡提為什么要這樣分嗎?原來是這樣的:

    因為5個銅幣是一個人的飯錢,吃飯的是三個人,所以三個人的飯錢應(yīng)為15個銅幣。這頓飯共用500克大米,那么100克大米的價錢應(yīng)為3個銅幣。高個子出了200克大米,按錢算是6個銅幣,他一起吃飯的,應(yīng)扣飯錢5個銅幣,所以他只應(yīng)得1個銅幣。矮個子出了300克大米,按錢算是9個銅幣,他也一起吃飯的,也應(yīng)扣飯錢5個銅幣,所以他應(yīng)得4個銅幣。

    6.一年級數(shù)學小竅門知識

    一年級的數(shù)學主要就是加減,多練習即可。

    一、課內(nèi)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fù)習接受一種新的知識,主要實在課堂上進行的,所以要重視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跟住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下課之后要及時復(fù)習,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去問,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先把老師課堂上講解的內(nèi)容回想一遍,還要牢牢的掌握公式及推理過程,盡量不要去翻書。

    盡量自己思考,不要急于翻看答案。還要經(jīng)常性的總結(jié)和復(fù)習,把知識點結(jié)合起來,變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多做題,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要想學好數(shù)學,大量做題是必可避免的,熟練地掌握各種題型,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數(shù)學成績。剛開始做題的時候先以書上習題為主,答好基礎(chǔ),然后逐漸增加難度,開拓思路,練習各種類型的解題思路,對于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題型,應(yīng)該記錄下來,反復(fù)加以聯(lián)系。

    在做題的時候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集中注意力,這樣才能進入最佳的狀態(tài),形成習慣,這樣在考試的時候才能運用自如。三、調(diào)整心態(tài),正確對待考試考試的時候,大部分的題都是基礎(chǔ)題,只有少數(shù)幾道題時比較難的題,所以我們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鼓勵自己,在做題的時候認真思考,不要浮躁,在考試之前做好準備,做一做常規(guī)的題型,不要為了趕時間而增加做題速度,要有條不紊的進行。

    7.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故事

    1.小松鼠要過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著一個大袋子,來到森林里,對松樹爺爺說:請吧你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一邊摘一邊唱歌,不一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 你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 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 個松果,現(xiàn)在還有9個,你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你背走。”小松樹急了,不會算,怎么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來幫它好了。

    數(shù)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shù),求部分數(shù),就是從總數(shù)里去掉知道的一個部分數(shù),就得另一部分數(shù),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2.高斯在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老師教完加法后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求學生算算看,題目是:1+2+3+4………+96+97+98+99+100=?本以為學生們必然會安靜好一陣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jīng)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將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想加,也就是說: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個101,但算式重復(fù)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jīng)超過了其他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shù)學基礎(chǔ),更讓他成為——數(shù)學天才。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題及答案大全

    【 #一年級#導(dǎo)語】數(shù)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shù)。它是科學的大門和鑰匙,學數(shù)學是令自己變的理性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數(shù)學本身也有自身的樂趣。以下是整理的《一年級小學生益智趣味數(shù)學題》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一年級小學生益智趣味數(shù)學題

    1、找規(guī)律畫一畫。

    ○○●○○●●○○●●●○○●●●●●

    2、7-2=○○-4=△○+△=□

    ○=()△=()□=()

    3、同掘核察學們參加跳高比賽,小明的前面和后面都有3人,參加跳高比賽的一共有多少人?

    4、△+△=6△+○=5☆-○=5

    △=()○=()☆=(判茄)

    5、小朋友排隊,從左邊數(shù),小龍排第3,從右邊數(shù),小龍排第4,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6、把5、6、7、8、9、10這六個數(shù)分別填入()中,使等式成立。(每個數(shù)只能用一次)

    ()-()=()-()=()-()

    7、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3+12+()10-4

    8、圖圖今年8歲,梅梅今年9歲,明年梅梅比圖圖大幾歲?

    9、把2、3、6、7、8、10這六個數(shù)分別填在下面()里,每個數(shù)只能用一次,使算式成立。

    ()+()=()

    ()-()=()

    10、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4+2+()=9

    10-3-()=2

    10-()-1=5

    2.一年級小學生益智趣味數(shù)學題

    1.哥哥今年12歲,小明7歲,哥哥比小明大幾歲?兩年前,小明比哥哥小幾歲?

    2.媽媽今年30歲,爸爸今年35歲,媽媽比爸爸小幾歲?10年后,爸爸比媽媽大幾歲?

    3.妹妹今年6歲,兩年后,妹妹比姐姐小3歲。請問姐姐今年多大了?

    4.同學們排隊做*,王紅前邊有9個同學,后邊有5個同學,這隊一共有多少個同學?

    5.小紅和5個同學修桌椅,后來又來了6個,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個同學?

    6.小明家門前有一排小樹苗,柳樹左邊有6棵楊樹,它的右氏悶邊有10棵松樹,這排小樹苗一共有多少棵?

    7.景山公園舉辦恐龍展覽,王老師帶著15個男生,12個女生來參觀,王老師應(yīng)該買幾張票?

    8.兩位老爺爺原來各養(yǎng)了20只鴿子,張爺爺丟了1只鴿子,孫爺爺又養(yǎng)了1只鴿子。請問:現(xiàn)在誰養(yǎng)的鴿子多?多幾只鴿子?

    9.籃子里有100個蘋果,上午賣了20個,下午又賣了40個,籃子里的蘋果少了幾個?

    10.籠子里雞和鴨各有50只,后來被黃鼠狼叼走了3只小雞,媽媽就又買了4只雞和4只鴨,現(xiàn)在籠子里是雞多?還是鴨多?多幾只?

    3.一年級小學生益智趣味數(shù)學題

    1.6個小朋友分一袋蘋果,分來分去多2個,問這袋蘋果至少有幾個?

    2.一根60米長的繩子,做跳繩用去12米,修排球網(wǎng)用去30米,這根繩子少了多少米?

    3.商場運回28臺電視機,賣出一些后還剩15臺,賣出多少臺?

    4.小虎學寫毛筆字,第一天寫6個,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寫3個,四天一共寫了多少個?

    5.小云今年8歲,奶奶說:“你長到12歲的時候,我62歲。”奶奶今年多少歲?

    6.最小的三位數(shù)減去最小的兩位數(shù),再減去最小的一位數(shù),所得的結(jié)果是多少?

    7.媽媽從家里到工廠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再到工廠。這次媽媽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8.一輛公共汽從東站開到西站,開一趟。如果這輛車從東站出發(fā),開了11趟之后,這輛車在東站還是西站?

    9.一只貓吃一只老鼠用5分鐘吃完,5只貓同時吃5只同樣大小的老鼠,需要幾分鐘才能吃完?

    10.小明和小亮想買同一本書,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們的錢合買這本書,錢正好。這本書的價錢是多少?他們各帶了多少錢?

    4.一年級小學生益智趣味數(shù)學題

    1.有一個兩位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比十位上的數(shù)多5,這個數(shù)可能是多少?

    2.參加數(shù)學比賽的同學有40人。小紅和一起參加比賽的同學每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

    3.18個同學排隊做操,明明的右邊有10個人,他的左邊有幾個?

    4.一只鐘的對面有一面鏡子,鏡子里的鐘表如下圖,那么鐘表上正確的時間是幾時?鐘表上現(xiàn)在時間是幾時?

    5.華華家上面有3層,下面有2層,這幢樓共有多少層?

    6.操場上站著一排男同學,一共有6個,在每兩個男同學之間站2個女同學,一共站了多少個女同學?

    7.小花今年10歲,她比爸爸小28歲,去年,她比爸爸小多少歲?

    8.小猴與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個桃,當小猴將自己的桃分3個給小兔子時,它倆的桃就一樣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多少個桃?

    9.小明暑假和父母去北京旅游,他們和旅游團的每一個人合照一次像,一共照了15張照片,參加旅游團的共有多少人?

    10.小軍跟爸爸到外地旅游,爸爸買一張火車票是5元,小軍買半票,他們來回一共要付多少元?

    5.一年級小學生益智趣味數(shù)學題

    1、按規(guī)律填數(shù)。

    (1)20、18、16()、()

    (2)0、5、10、()、()

    (3)0、1、3、6、()、()

    (4)15、14、12、9、()、()

    (5)6、15、6、12、6、9、()、()

    (6)1、13、2、14、3、15、()、()

    2、找規(guī)律接著畫。

    (1)○△□□○△□□

    (2)○●●○○●●●

    3、在△下面畫○,○比△多,最少畫()個,如果○比△少,最多畫()個。

    △△△△

    4、我是思維小能手。

    □□○□△○○

    ①左起第3個圖形是()

    ②把右邊起第5個圖形圈起來。

    ③把左邊起第4個涂上顏色,它的左邊有()個圖形,右邊有()個圖形。

    一年級趣味益智數(shù)學題

    出了十題考語文,

    每對一題得5分。

    答錯州慧不散余但冊掘答不給分,

    總分里面扣3分!

    小梅不知對幾道,

    得了2分好傷心。

    解:試卷總共十道題,每題5分,若全部做正確,可得50分。可是小梅只得了2分,少得50-2=48(分)!

    為什么會少得48分呢?因為只要答錯一題便少得了應(yīng)得的5分和被倒扣的3分,共8分。從而錯答的題數(shù)可以求得。255

    從10題中去掉錯答的題數(shù),余下的當然是答對的題數(shù)了。

    (50-2)÷(5+3)=48÷8=6(題)

    10-6=4(題)

    可知,小梅只答對了4題。

    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小知識

    1、7 92、5 23、2 4、 5、7 6、雹悄0+8 1+72+63+54+47、8、8 9、15 21 10、4

    二、源如渣1、122、 4 3、64、78 5、芳芳陽陽6、40 7、9 8、橡宏10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趣味題100道

    學習思維數(shù)學是一種很好的思維訓(xùn)練,特別是一年級小朋友剛?cè)雽W思維能力有限,這時可以通過學習一些趣味思維數(shù)學題,來幫助孩子開拓思路,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我整理了部編版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練習題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小學數(shù)學趣味題

    1、小華的爸爸1分鐘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鐘內(nèi)可以剪好幾只自己的指甲?

    2、小華帶50元錢去商店買一個價值38元的小汽車,但售貨員只找給他2元錢,這是為什么?

    3、小軍說:“我昨天去釣魚,釣了一條無尾魚,兩條無頭的魚,三條半截的魚。你猜我一共釣了幾條魚?”同學們猜逗如猜小軍一共釣了幾條魚?

    4、6匹馬拉著一架大車跑了6里,每匹馬跑了多少里?6匹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綁在樹干上的小狗,貪吃地上的一根骨頭,但段汪繩子不夠長,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辦法抓著骨頭呢?

    6、王某從甲地去乙地,1分鐘后,李某從乙地去甲地。握指仔當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時,哪一位離甲地較遠一些?

    7、時鐘剛敲了13下,你現(xiàn)在應(yīng)該怎么做?

    8、在廣闊的草地上,有一頭牛在吃草。這頭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問,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幾年?

    9、媽媽有7塊糖,想平均分給三個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開,媽媽怎么辦好呢?

    10、公園的路旁有一排樹,每棵樹之間相隔3米,請問第一棵樹和第六棵樹之間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兩半,每半各是多少?算術(shù)法平均分是____,從中間橫著分是____,從中間豎著分是____.

    12、一個房子4個角,一個角有一只貓,每只貓前面有3只貓,請問房里共有幾只貓?

    13、一個房子4個角,一個角有一只貓,每只貓前面有4只貓,請問房里共有幾只貓?

    14、小軍、小紅、小平3個人下棋,總共下了3盤。問他們各下了幾盤棋?(每盤棋是兩個人下的)

    15、小明和小華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幾塊。只知道小明給了小華8塊后,小華又給了小明14塊,這時兩人包里的糖的塊數(shù)正好同樣多。同學們,你說原來誰的糖多?多幾塊?

    參考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腳指甲

    2.因為他付給售貨員40元,所以只找給他2元;

    3.0條,因為他釣的魚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轉(zhuǎn)過身子用后腳抓骨頭,就行了。

    6.他們相遇時,是在同一地方,所以兩人離甲地同樣遠;

    7.應(yīng)該修理時鐘;

    8.它永遠不會把草吃光,因為草會不斷生長;

    9.媽媽先吃一塊,再分給每個孩子兩塊;

    10.15米;

    11.4,0,3.

    12.4只;

    13.5只;

    14.2盤;

    15.原來小華糖多;14-8=6塊,因為多給了6塊兩人糖的塊數(shù)正好同樣多,所以原來小華比小明多12塊。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趣味題

    姓名 成績

    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賽跑。黑免說:“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請你,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

    (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2、三個小朋友比大小。根據(jù)下面三句話,請你猜一猜,誰最大?誰最小?

    (1)芳芳比陽陽大3歲;

    (2)燕燕比芳芳小1歲;

    (3)燕燕比陽陽大2歲。

    那么( )最大,( )最小。

    3、根據(jù)下面三句話,猜一猜三位老師年紀的大小。

    (1)王老師說:“我比李老師小。”

    (2)張老師說:“我比王老師大。”

    (3)李老師說:“我比張老師小。”

    那么年紀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4、光明幼兒園有三個班。根據(jù)下面三句括,請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數(shù)最少?哪一班人數(shù)最多?

    (1)中班比小班少;

    (2)中班比大班少;

    (3)大班比小班多。

    ( )人數(shù)最少,( )人數(shù)最多。

    5、三個同學比身高。

    甲說:我比乙高; 乙說:我比丙矮;丙:說我比甲高。

    ( )最高,( )最矮。

    6、四個小朋友比體重。甲比乙重,乙比丙輕,丙比甲重,丁最重。

    這四個小朋友的體重順序是:

    ( )>( )>( )>( )。

    7、小清、小紅、小琳、小強四個人比高矮。

    小清說我比小紅高;

    小琳說小強比小紅矮;

    小強說:小琳比我還矮。

    請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把名字寫出來:

    ( )、( )、( )、( )。

    8、有四個木盒子。藍盒子比黃盒子大;藍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紅盒子小。請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度,把盒子排隊。

    ( )盒子,( )盒子,( )盒子,( )盒子。

    9.張、黃、李分別是三位小朋友的姓。根據(jù)下面三句話,請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

    (1)甲不姓張;(2)姓黃的不是丙;(3)甲和乙正在聽姓李的小朋友唱歌。

    甲姓( ),乙姓( ),丙姓( )。

    10.張老師把紅、白、藍各一個氣球分別送給三位小朋友。根據(jù)下面三句話,請你猜一猜,他們分到的各是什么顏色的氣球?

    (1)小春說:“我分列的不是藍氣球。”

    (2)小宇說:“我分到的不是白氣球。”

    (3)小華說:“我看見張老師把藍氣球和紅氣球分給上面兩位小朋友了。”

    小春分到( )氣球。小宇分到( )氣球。小華分到( )氣球。

    11.甲、乙、丙三個小朋友賽跑。

    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見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達了終點。

    甲得了第( )名,乙得了第 ( )名,丙得了第( )名。

    12.A、B、 C三名運動員在一次運動會上都得了獎。他們各自參加的項目是籃球、排球和足球。現(xiàn)在我們知道:

    (1)A的身材比排球運動員高;

    (2)足球運動員比C和籃球運動員都矮。請你想一想:

    A是( )運動員,B是( )運動員,C是( )運動員。

    13、爸爸買了3個皮球,兩個紅的,一個黃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

    爸爸叫他們背對著背坐著,爸爸給哥哥塞了個紅的,給妹妹塞了個黃的,把剩下的一個球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讓他們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顏色的,誰猜對了,就把球給誰。那么,誰一定能猜對呢? ( )。

    14、小菲、小南、小陽三個小朋友,分別戴著紅、黃、藍三頂帽子,排著隊兒向前走,誰也不回頭。小南能看見一頂紅帽子和一頂黃帽子,小菲只能看到一頂黃帽子,而小陽一頂帽子也看不到。你知道走在第一個的是誰?誰又走在第二個?最后一個又是誰呢?他們又各自戴著什么顏色的帽子呢?

    ( )走在第一個,戴著( )帽子;

    ( )走在第二個,戴著( )帽子;

    ( )走在最后,戴著( )帽子;

    15、3個小朋友下課后排隊做游戲,他們一共最多可以有( )種不同的排列法。

    16、一個小組的小朋友排隊去做游戲,從前往后數(shù)排第3個,從后往前數(shù)排在第 5個,共有( )個小朋友在做游戲。

    17、按規(guī)律填數(shù):

    0,1,3,6,10,( ),( )。

    18、小明家住在5樓,小明從一樓回到家共爬了( )層樓梯。

    19、小猴與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個桃,當小猴將自己的桃分3個給小兔子時,它倆的桃就一樣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 )個桃。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体育| 蓝山县| 栾川县| 安康市| 福安市| 炎陵县| 贵定县| 舞钢市| 丹东市| 东丽区| 宾川县| 奉贤区| 兴安县| 太谷县| 滨州市| 临安市| 乌兰县| 通辽市| 信宜市| 娱乐| 新巴尔虎左旗| 治县。| 周至县| 山西省| 海丰县| 全州县| 洞头县| 抚顺市| 海原县| 永德县| 平武县| 沙坪坝区| 从江县| 工布江达县| 宾川县| 和平县| 井陉县| 集安市| 石柱|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