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震歷史?歷史上福建發生過幾次地震:1、最早的一次是1600年9月29日,南澳—詔安海外7級地震;2、1604年12月29日,泉州以東海域發生8級地震。3、1607年10月18日泉州強地震,震級不明,多座古建筑倒塌;4、那么,福建地震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福州橡逗沒有太大的地震過!激叢有福之州嘛,沒什么大災過!
倒是在宋明如櫻元時期有過大地震,但是也死了蠻多人的!
一、福建基本概況
福建省,簡稱“閩”,省會福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南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依山傍海”態勢,境內山地、丘陵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90%。
二、地震的概念及歷史發展
地震又稱地動,是地殼塵肆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我國很早就對地震有了清晰的描述,也就是“地震蟲”。
三、地震的分類
由于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由于固巖層(特別是石灰巖)坍塌引起的地震叫坍塌地震。
四、福建產生地震的原因
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地震帶。我國境內有多條地震帶分布,包括西南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地區、臺灣省和穿過福建境內的東南沿海地區地震帶。福建就在東南沿海地震帶上,福建地震帶的活躍度是整個東南沿海地震帶中最高的。
五、地震的影響
地震的持續時間比較長,主震之后的余震往往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影響時間比較長。地震會產生巨大的人員損失和經濟損失,大量房屋、基礎設施倒塌,并且還會產生次生災害,例如山體滑坡等配團。
第一次,1600年9月29日,南澳到詔安海外發生7級地震。
第二次,1604年12月29日泉余弊州以東海域發生8級地震,這次泉州地震是我國東南沿海最大的一次地震,古城泉州及鄰區遭受嚴重破壞。
第三次,1607年10月18日泉州強地震,震級不明,多座古建筑倒塌。
第四次,1994年9月16日臺灣海峽南部發生7點3級地震。
歷史上福建境內只發生過四次大地震,都集中在福建東南海域。
福建沿海是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一部分,但地桐毀埋震活動水平不高,大局螞地震不多,地震對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并不嚴重。因此福建沿海很早就成為我國經濟文化發達的區域之一。
文章來源:福州晚報
中國東南沿海包括福建在內是我國地震高發區之一,地震活動衡裂頻次和強度均居全國較高水平。據歷史記載,福建自宋建隆四年(963年)至1998年6月,共發生3級以上地震287次,其中7.0~7.5級地震4次,6.0~6.9級地震4次,5.0~5.9級地震21次。大致以閩清—德化—南靖為界,分為兩個地震活動帶,東部屬東南沿海地震帶外帶,西部屬東南沿海地震帶內帶。福建最早的地震見于《晉書·五行志》記載:“西晉武帝太康八年五月壬子(287年6月4日),建安(今建甌縣南)地震”。最強的地震記錄是明萬歷三十二年十一月九日(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發生的7.5級大地震。“山石、海水皆動,地裂數處,郡城尤甚。開元東鎮國塔第一層尖石墜,第二層第三層扶欄因之并碎。城內、外廬舍圮,覆舟甚多。……萬歷三十二年地震,(開元)寺東塔頂蓋石角折,頂蓋榱石從南圮者有二,從東南隅圮者有八,頹而下諸級,沿所壓者皆圮,計易榱石百有二。府治中,內為衙城,外為子城。萬歷三十二年十一月,地大震,樓鋪、雉堞傾圮殆盡”。這次地震波及福建全境,遠至江西、浙江、上海、廣東,甚至廣西等地。地帶攔森震同時引發山體滑坡、地裂、海水涌動即海嘯等現象。
歷史上福建發生過幾次地震:
1、最早的一次是1600年洞枝漏9月29日,南澳—詔安海外7級地震;
2、1604年12月29日,泉州以東海域發生8級地震。
3、1607年10月18日泉州強地震,震級不明,多座古建筑倒塌;
4、1994年9月16日臺灣海峽南部7.3級地震。
盡管福建歷史上和現今都有地震發生,但經過相關地震專家們分析后認為,福建陸域不具備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構造條件。
擴展資料: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這5個地區是: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納爛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地區,廣東、福建等地。
以上就是福建地震歷史的全部內容,福建有地震歷史。福建地震介紹:莆田大地震 莆田南日島外海地震發生于1604年12月29日(明萬歷三十二年),震級8.0級,震中位于福建省南部的南日島海外(119.5E,25.0N 莆田烏丘海域),受其影響,莆田和泉州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