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四年級下冊數學四則運算反思

  • 數學
  • 2023-05-15
目錄
  • 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數學概念
  • 四年級下冊數學四則運算反思
  •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 數學四下第一單元手抄報簡單
  •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圖片

  • 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數學概念

    四年級作為小學的中高年級,是整個小學階段關鍵的一年,數學學習也是如此。在這一年里,要做好學生復習的教導鍵稿,我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知識要點,希望能幫助到您。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知識要點

    第一單元 四則運算

    1、加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1)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得的數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2、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1)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3、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4、乘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1)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兩個數叫做因數。乘得的數叫做積。

    (3)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積=因數×因數

    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5、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團含間的關系

    (1)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6)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商=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有余數的除法: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6、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7、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稱為四則運算。

    8、四則混和運算的順序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先乘除,后加減)

    (3)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后算括號外面的。

    9、有關0的計算

    ①一個數和0相加,結果還得原數:

    a + 0 =a 0 + a = a

    ②一個數減去0,結果還得這個數:

    a - 0 = a

    ③一個數減去它自己,結果得零:

    a - a = 0

    ④一個數和0相乘,結果得0:

    a × 0 = 0 ; 0 × a = 0

    ⑤0除以一個非0的數,結果得0:

    0 ÷ a = 0 ;

    ⑥ 0不能做除數:

    a÷0 = (無意義)

    10、租船問題

    解稿或孝答租船問題的方法:先假設、再調整。

    先假設租價格便宜的船,并計算結果,如果船沒有坐滿,再進行調整。

    第二單元 觀察物體(二)

    1、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

    辨認從上面、前面、左面觀察到物體的形狀。

    先數看到幾個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畫圖形時要注意,只分上下畫數量。

    2、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圖形有可能一樣,也有可能不一樣。

    3、從同一個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所看到的圖形有可能一樣,也有可能不一樣。

    4、從不同的位置觀察,才能更全面地認識一個物體。

    第三單元 運算定律

    1、加法運算定律

    ①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a+b=b+a

    ②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和不變。

    (a+b) +c=a+(b+c)

    (加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

    2、連減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那兩個數的和。

    a-b-c=a-(b+c)

    3、乘法運算定律

    ①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a×b=b×a

    ②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一個數,積不變。

    (a×b) ×c=a×(b×c)

    (乘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

    ③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 ×c=a×c+b×c

    4、連除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除以這兩個數的積。

    a÷b÷c=a÷(b×c)

    第四單元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1、小數的意義

    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2、小數的組成

    小數點前面的數叫小數的整數部分,小數點后面的數叫小數的小數部分。

    3、小數的計數單位

    小數點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寫作0.1;

    小數點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寫作0.01;

    小數點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寫作0.001……

    4、小數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5、小數的讀法

    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去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一個數字。

    6、小數的寫法

    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小數點寫在個位的右下角,小數部分要依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7、小數的性質

    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8、小數大小的比較

    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那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較千分位……

    9、小數點的移動引起的小數大小變化規律

    (1)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相當于把原數乘10,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移動兩位,相當于把原數乘100,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移動三位,相當于把原數乘1000,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

    (2)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小數就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移動兩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0,小數就縮小到原來的一百分之一;移動三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00,小數就縮小到原來的一千分之一……

    10、不同數量單位的數據之間的改寫

    低級單位數÷進率=高級單位數

    11、求近似數

    保留整數,就是精確到個位,看十分位上的數來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數來四舍五入;

    保留兩位小數,就是精確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數來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非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改寫時,只要在萬位或億位的右邊,點上小數點,在數的后面加上“萬”字或“億”字。

    第五單元 三角形

    1、三角形

    由三條線段圍成(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的圖形叫三角形。

    2、三角形的底和高

    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4、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5、三角形的分類

    (1)三角形按角分類,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2)三角形按邊分類,可以分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

    6、三角形的內角和

    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180°。

    7、兩點間的距離

    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這條線段的長度叫做兩點間的距離。

    8、多邊形的內角和

    多邊形的內角和=(邊數-2)×180°

    9、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相等的兩個內角叫做底角。

    10、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三條邊的長度相等,三個內角的大小相等(都是60°)。

    第六單元 小數的加減法

    1、筆算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1)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2)從末位算起,算加法時,哪一位數相加滿十都要向前一位進1;算減法時,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從前一位退1。

    (3)得數末尾有 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忘記了小數點。

    2、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1)沒有括號,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2)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3、小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所以在小數四則運算中,恰當地運用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及連減的運算性質會使計算更簡便。

    4、 得數是小數時,(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第七單元 圖形的運動(二)

    1、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都相等。

    2、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對稱軸是一條直線,所以在畫對稱軸時,要畫到圖形外面,且要用虛線。

    3、畫對稱軸

    先找到與相反方向距離對稱軸相同的對應點,最后連線。

    4、圖形平移的畫法

    平移先找圖形點,平移完點連起來。

    5、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第八單元 平均數和條形統計圖

    1、平均數的意義

    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叫做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平均數既可以描述一組數據本身的總體情況,也可以作為不同組數據比較的一個標準。

    2、求平均數的方法

    (1)移多補少法

    (2)公式法:總數÷份數=平均數

    3、復式條形統計圖

    將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并以后就得到一個復式條形統計圖。

    (1)復式條形統計圖要有圖例。

    (2)復式條形統計圖有橫向和縱向兩種。

    (3)復式條形統計圖是用兩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個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

    4、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畫法

    (1)準備尺子,鉛筆,橡皮等畫圖。

    (2)注意寫單位,畫中坐標和橫坐標還有日期名字還有橫坐標上的“0”。

    (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說0到10,到20,假如你寫到200,位置絕對有限,你可以在0的上面畫波浪線,然后寫100(當然其他數也可以,但最標準的還是畫閃電線)。

    (4)例如上圖兩者要有不同的顏色,假如沒有色筆,第一個可以畫斜線,第二個可以涂得嚴嚴實實。

    (5)在每個圖的下方都要寫標題。

    5、復式條形統計圖

    (1)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

    (2)能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便于比較兩組數據的多少。

    第九單元 數學廣角-雞兔同籠

    1、雞兔同籠屬于假設問題,假設的和最后結果相反。

    2、“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方法

    (1)假設法

    ①假如都是兔

    ②假如都是雞

    (2)古人“抬腳法”

    假如每只雞、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腳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少了一半。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

    3、公式:

    雞兔總腳數÷2-雞兔總數 = 兔的只數;

    雞兔總數-兔的只數 = 雞的只數。

    四年級下冊數學四則運算反思

    ng處私處圖片女生活密碼是多少錢的家招展示意圖識蘆老別孓( ﹡?告寬o?﹡ )攵婭婭n敏,牛,牛,不是不是陪友升我不知道你好我們句任性的好不好好不知道怎么辦?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1.《小數的意義》、:認識0.1、0.01、0.001等小數單位的意義,了解小數的數位順序表,能認、讀、寫小數;能把分母是10、100或1000的分數(指真分數)改寫在小數,反之亦然。

    2.《測量活動》:在長度、體重、溫度等的測量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小數的實際意義以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比大小》:會比較小數的大小(把整數比較大小的道理和方法遷移到小數)。

    4.《 購物小票》:沒有進位的小數加法和沒有退位的逗陪小碧指肢數減法(理解小數點這什么一定要對齊,體會加法與減法互為逆運算的關系)。

    5.《量體重》:在小數加減運算中,知道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6.《歌手大賽》:有進位或退位的小數加減法,會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的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知識點:

    1.小數的意義

    2.長度單位的互化(包含小數的)

    3.比大小

    4.沒有進位的小數加法和沒有退位的小數減法

    5.有進位的小數加法和有退位的小數減法悔世

    6.小數加減的混合運算

    數學四下第一單元手抄報簡單

    1、三位數乘兩位數,所得的積不是四位數就是五位數。

    2、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先用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積和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3、末尾有0 的乘法計算方法:現把兩個乘數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兩個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零,就在積的末尾加幾個零。

    第二單元升和毫升

    1、1 升(L)=1000 毫升(ml 、mL)

    2、從里面量長、寬、高都是1 分米的正方體容器正好是 1 升。1 升水重1 千克。生活中 一杯水大約 250 毫升;一個高壓鍋大約盛水 6 升;一個家用水池大約盛水30 升,一個 臉盆大約盛水 10 升;一個浴缸大約盛水 400 升;一個熱水瓶的容量大約是 2 升,一個 金魚缸大約有水 30 升, 一瓶飲料大約是 400 毫升, 一鍋水有 5 升, 一湯勺水有 10 毫升。

    3、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血液總量約為 4000----5000 毫升。義務獻血者每次獻血量一般為 200 毫升。

    4、1 毫升大約等于 20 滴水。

    第三單元三角形

    1、圍成三角形的條件:較短兩條邊長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條邊。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也就是當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邊的長度確定后,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都不會改變) ,生活中很多物體利用了這樣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橋、自 行車車架。

    4、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兩個內角的和大于第三個內角。)

    5、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兩個內角的和等于第三個內角。兩個銳角的和是90 度。兩條直角邊互為底衡脊和高。 )

    6、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兩個內角的和小于第三個內角。 )

    7、任意一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銳角,都有三條高,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 180 度。 (銳角 三角形的三條高都在三角形內;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高落在兩條直角邊上;鈍角三角形有 兩條高在三角形外) 。

    8、把一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就是畫它的高。

    9、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外一條邊叫做底,兩 條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和腰的兩個夾角叫做底角,它的兩個底角也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跟底邊高正好重合。 )三條邊都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三個角也都 相等(每個角都是 60°,所有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 60°。 )

    10、有一個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 45°,頂角等于 90°。

    10、求三角形的一個角=180°-另外兩角的和

    11、等腰三角形的頂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1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頂角)÷2

    13、一個三角形最大的角是 60 度,這個三角形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14、多邊形的內角和=180°×(n-2){n 為邊數}

    第四單元混合運算

    1、混合運算中:先乘除后加減,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的。

    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兩組對邊互相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它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從一個頂點向對邊可以作兩種不同的高。底和高一定要對應。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

    2、用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個平行 四邊形。

    3、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不穩定性) 。生活中許多物體都利用了這樣的特性。臘握如: (電動伸縮門、鐵拉門、 伸降機)把平行四邊形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了。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 圖形。

    4、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平行的一組輪攔慶對邊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較長的 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腰,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叫做梯形的高 (無數條) 。

    5、兩條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兩個底角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 直角梯形有且只有兩個直角。

    6、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7、正方形、長方形屬于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第六單元找規律

    1、搭配型規律:兩種事物的個數相乘。 (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 (1)爸爸、媽媽、我排列照相,有幾種排法:2×3。 (2)5 個球隊踢球,每兩隊踢一場,要踢多少場:4+3+2+1

    第七單元運算律

    1、乘法交換律:a×b=b×a

    2、乘法結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合起來乘等于分別乘)

    4、衍生:(a-b)×c=a×c-b×c

    5、簡便運算典型例題: 102×35=(100+2)×35

    第八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

    1、畫圖形的另一半: (1)找對稱軸(2)找對應點(3)連成圖形。

    2、正三邊形(等邊三角形)有 3 條對稱軸,正四邊形(正方形)有 4 條對稱軸,正五 邊形有 5 條對稱軸,……正 n 變形有 n 條對稱軸。

    3、圖形的平移,先畫平移方向,再把關鍵的點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連接成圖。 (本 學期學習兩次平移,如從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

    4、圖形的旋轉,先找點,再把關鍵的邊旋轉到指定的地方, (注意方向和角度)再連線。 (不管是平移還是旋轉,基本圖形不能改變。 )

    第九單元倍數和因數

    1、4×3=12,或 12÷3=4。那么 12 是 3 和 4 的倍數,3 和 4 是 12 的因數。 (倍數和因數 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說 12 是倍數,或者說 3 是因數。只能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 的因數。 )

    2、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 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如 18 的因數有:1、2、3、6、9、18。

    3、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如: 18 的倍數有:18、36、54、72、90……(省略號非常重要)

    4、一個數最大的因數等于這個數最小的倍數(都是它本身) 。

    5、是 2 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 (個位是 0、2、4、6、8 的數)

    6、不是 2 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個位是 1、3、5、7、9 的數)

    7、個位上是 2、4、6、8、0 的數是 2 的倍數,個位上是 0 或 5 的數是 5 的倍數。

    8、既是 2 的倍數又是 5 的倍數個位上一定是 0。 (如:10、20、30、40……)

    9、一個數各位上數字的和是 3 的倍數,這個數就是 3 的倍數。 (如:453 各位上數字的 和是 4+3+5=12,因為 12 是 3 的倍數,所以 453 也是 3 的倍數。 )

    10、一個數只有 1 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素數。 (或質數)如:2、3、5、7、11、13、 17、19…… 的。 )

    11、一個數除了 1 和它本身兩個因數外,還有其它因數的數叫合數。如:4、6、8、9、 10……

    12、1 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因為 1 的因數只有 1 個:1

    13、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于 2 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20=3+17、40=11+2、8=3+ 5、10=3+7、12=5+7、14=3+11=7+7、30=23+7=13+17

    14、100 以內的素數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53、59、61、67、71、73、79、83、89、97。

    15、三個連續自然數(3、4、5) ,三個連續奇數(3、5、7) ,三個連續偶數(4、6、8) 的和都是 3 的倍數。

    第十單元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1、積的變化規律: ①一個因數縮小幾倍,另一個因數擴大相同的倍數,積不變。 ②一個因數縮小(或擴大幾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隨著縮小(或擴大)幾倍。

    2、商的變化規律: 2 是素數中唯一的偶數。 (所以“所有的素數都是奇數”這一說法是錯誤

    ①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除外) (0 ,商不變。 (余數會變) ②被除數擴大(或縮小)幾倍,除數不變,商也隨之擴大(或縮小)幾倍。 ③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幾倍(0 除外) ,商反而擴大幾倍。

    第十二單元統計

    1、折線統計圖不僅能夠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更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折線統計圖的制作步驟:①定點 第十三單元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數的基本規律: 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用 a 表示,周長用 C 表示,面積用 S 表示。那么:正方形的周長: C=a×4 正方形的面積:S=a×a。 a×4 或 4×a 通??梢詫懗?4?a 或 4a;a×a 可以寫成 a?a,也可以寫成 a2,讀作“a 的 平方” 。如果是 a 與 1 相乘,就可以直接寫成 a。 附:常用數量關系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總價=單價×數量 路程=速度×時間 工總=工效×時間 (S=a×a=a2) (C=a×4=4a) (S=a×b=ab) C=(a+b)×2 數量=總價÷單價 時間=路程÷速度 時間=工總÷時間 單價=總價÷數量 速度=路程÷時間 工效=工總÷時間 ②寫數據 ③連線 ④寫日期

    房間面積=每塊地面磚面積×塊數 塊數=房間面積÷每塊面積 相遇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的時間=甲速度×時間+乙速度×時間 相距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時間=甲速度×時間—乙速度×時間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圖片

    圖形的平移

    知識點1:平移的特點和方法

    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叫圖形的平移。平移的距離是物體某個點到移動后相應的點的距離,而不是兩個物體間的距離。

    圖形平移的距離可以通過平移點或線段來確定平移了幾格。

    物體沿直線運動,位置發生改變,但形狀、大小不會發生變化,就可以看成是平移。

    平移:塌棗形狀大小方向不變,位置變化

    判斷物體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判斷物體平移的方向

    先確定原圖的位置,虛線圖形是原圖,按箭頭所指方向可以準確判斷原圖平移的方向。箭頭指向什么方向,圖形就向什么方向平移。

    (2)判斷物體平移的距離

    要看圖形的每一組對應點都平移了幾格,先找出各個圖形任意一條邊或任意一個點,所確定的邊或點平移了幾格,圖形就平移了幾格。

    知識點2:平移作圖

    (1)確定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2)作圖方法。

    選取平移圖形的所有關鍵點,按要求先向下平移3格,再把平移后的關鍵點順次連接起來。

    平移圖形時,先找出圖形中的關鍵點,按要求平移相應的格數,再把這些點順次連接起來。

    (找頂點→數格→點平移:圖形的每個頂點,都要平移)

    易錯點:沒有掌握平移作圖的方法,導致作圖錯誤。

    把下面的圖形在方格紙上向右平移5格。

    正確解答:

    錯解分析:要求把圖形向右平移5格,并不是兩個圖形之間相距5格,而是指圖形上的各個點向右平移5格。把圖形最右邊的一個頂點向右平移5格,發現錯誤解答中平移了5格多一些,所以是錯誤的。

    圖形的旋轉

    知識點1:認識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90°

    與時針旋轉方向相同的是順時針旋轉,與時針旋轉方向相反的是逆時針旋轉。

    圖形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方向和旋轉角度。

    填空:

    (1)

    從中午12:00到下午3:00,時針( )時針旋轉了( )。

    (2)

    ②繞中心點順時針旋轉90°到( )所在位置。

    ④繞中心點順時針旋轉( )到①所在位置。

    知識點2:在圖紙上把簡單的圖形旋轉90°

    三要素:

    (1)旋轉中心。

    繞哪個點旋轉,哪個點就是旋轉中心,旋轉中心固定不變。

    (2)旋轉方向。

    順時針、逆時針

    (3)旋轉角度。

    旋轉的度數一般是90°,也就是旋轉后的圖形與旋轉前的圖形各對應邊是互相垂直的關系。

    物體繞一點轉動叫旋轉,這一點叫旋轉中心。旋轉中心在旋轉過程中保持不動,圖形的旋轉由旋轉方向和旋轉角度決定。

    旋轉圖形的形狀不變;位置方向變化

    2.旋轉作圖。

    (找中心點→確定旋轉中心和方向→與中心點相連的每條線都要旋轉)歲衫空

    看圖填空。

    (1)如圖,指針從點A開始,逆時針旋轉90°到點( );指針從點C開始,順時針旋轉90°到點( )。

    (2)下圖中的長方形甲繞點A按( )時針旋轉90°,得到長方形乙;平行四邊形甲繞點B按( )時針旋轉90°,得到平行四邊形乙。

    易錯點:在旋轉三要素不全的情況下,認為旋轉后的圖形是確定的。

    軸對稱圖形

    知識點1: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折痕兩邊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作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1.下面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有( ),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有( )。

    2.畫出下面圖形的對稱軸。

    知識點二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1)找出圖形的關鍵點;

    (2)找出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3)根據每組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在對稱軸的另一側分別確定出關鍵點的對稱點;

    (4)順次連接原乎瞎圖形各關鍵點的對稱點。

    1.要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先要找到對稱軸,想一想圖形沿對稱軸對折時的另一半的形狀,然后找到幾個關鍵點的對稱點,如圖形的頂點、相交點等對稱點,最后順次連接。

    2.對稱圖形不管是水平方向的對稱,還是豎直方向的對稱,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都相等。

    畫出下面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

    易錯點1:誤認為長方形有4條對稱軸,數錯對稱軸的條數。

    判斷:長方形有4條對稱軸。

    錯解分析:錯在沒有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長方形的對角線所在的直線雖然可以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等、形狀相同的兩部分,但沿對角線對折后兩邊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對角線所在的直線不是長方形的對稱軸。

    正確解答:(×)

    易錯點2:對對稱軸的概念不理解,導致判斷錯誤。

    判斷:正方形的對角線是它的對稱軸。

    錯解分析:錯在沒有理解對稱軸的概念。對角線是一條線段,不是正方形的對稱軸。對角線所在的直線才是正方形的對稱軸。

    正確解答:(×)

    易錯大總結

    易錯點1:旋轉作圖。

    (1)旋轉作圖時,容易只畫圖形的一部分

    (2)先按旋轉三要素將原圖形的每一部分旋轉,再按原圖畫出來。

    易錯點2:對稱軸的認識。

    (1)在判斷圖形的對稱軸時,對概念沒有完全理解,在把對稱軸描述成線段或虛線時,錯誤地認為是正確的。

    (2)將圖形對折,折痕兩邊的部分能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線才是軸對稱圖形

    的對稱軸。

    易錯點3:數錯對稱軸的條數。

    (1)誤認為長方形有4條對稱軸。

    (2)對稱軸一定會把圖形平分,但把圖形平分的不一定是對稱軸。長方形的對角線所在的直線雖然可以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等、形狀相同的兩部分,但沿對角線對折后兩部分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對角線所在的直線不是長方形的對稱軸。

    測試題

    一、填空題。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

    ( )圖形,那條直線就是( )。

    2.等邊三角形有( )條對稱軸。

    3.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

    (1)張叔叔在筆直的公路上開車,方向盤的運動是( )。

    (2)升國旗時,國旗的升降運動是( )。

    (3)媽媽用拖布擦地是( )。

    (4)自行車的車輪的轉動是( )。

    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

    1.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

    2.長方形只有兩條對稱軸。( )

    3.圖形平移后,圖形的形狀不會改變。( )

    4.圖形旋轉后,圖形的形狀發生改變。( )

    三、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正方形有( )條對稱軸。

    A.1 B.2 C.3 D.4

    2.從6:00到9:00,時針順時針旋轉了( )。

    A.30° B.60° C.90° D.180°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鸡东县| 灵台县| 和顺县| 紫阳县| 阳泉市| 柏乡县| 中阳县| 六安市| 新田县| 博白县| 墨竹工卡县| 金秀| 西宁市| 红原县| 仲巴县| 庆城县| 武义县| 新疆| 鄄城县| 彭阳县| 论坛| 河间市| 股票| 开鲁县| 波密县| 贵溪市| 南乐县| 株洲市| 温宿县| 保康县| 西贡区| 金寨县| 遂宁市| 大竹县| 襄垣县| 昌都县| 凤山县| 无棣县| 全椒县|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