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生物的多樣性知識點總結 生物分類的三大依據是什么 生物分類學依據 生物分類的三個依據 分類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生物的歸類方法有2種。
1、人為分類法,就是根據生物的形態結構、功能、習性、經濟用途的認識等將生物進行分類,不去考慮生物的親緣關系和演化發展中的聯系,根據這種關系所建立的分類體系就屬于人為分類體系。
2、自然分類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達爾文時期。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確立了進化論。從那時起,人們開始認識到,現存的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從古代生物中經過了幾十億年進化而逐漸形成的塌缺。各個生物物種之間還存在著不同程度關系。
公認根據生物從屬關系可以分為七個階梯的生物分類系團納辯統,分別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種”就是物種的意思,這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血緣關系比較接近的種,歸在一起稱為屬;血緣關系比較近的屬,歸在一起稱為科。以此類推,科類屬于目,目類屬于綱,綱類屬于門,門類屬于界。
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進展,生物分類的層次不斷增加,在七個級別上下又增添了不少單元,比如總綱、亞綱、次綱、總目、亞目等等。
擴展資料:
生物分類的意義
所謂生物分類,就是一種研究生物的方法。人們根據生物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為多個“種”和多個“屬”等不同等級;并且對每一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進行了科學的描述,目的是為了理清不同類群的進化關系。生物形態結構和茄滾生理功能就是科學界的分類依據。
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叫做“種”,分類等級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點就少;而分類等級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點就多。生物分類的意義十分重要,它能夠幫助人類了解并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生物分類學有很多種,最為常見的是根據形態結構特斗歷點來分,即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態結構的生物親緣關系就近一些,同一種的生物有許多的相同點.另外從生物學角度看,同一物種的生物可以在自然狀態下進行交配并且生育出可育的后代,否則就不屬于同一物種.比如馬和驢雖然可生騾,但騾圓陸子不能生育,因此馬和驢就不空腔搜是同一物種.,
C |
試題分析:為了了解生物的多樣性,更好地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弄清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我亂塌們需要對生物進行分類,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源旁本方法,生物學家根據生物體的形態結構等特征把它們分成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雹陪橡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方面的特征,選C。 |
人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生物進行過分類.從歷史發展上看,在分類方法上有人為分類法和自然分類法兩種,這兩種方法也代表了分類工作發展的兩個階段.
人為分類法
主要是憑借對生物的某些形態結構、功能、習性、生態或經濟用途的認識將生物進行分類,而不考慮生物親緣關系的遠近和演化發展的本質聯系,因此所建立的分類體系大都屬于人為分滾敏春類體系.例如,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水生生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另外,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大耐(1707—1778)以生物能否運動為標準,將生物劃分為動物界和植物界的兩界.他還根據雄蕊的有無、數目,把植物界分為一雄蕊綱、二雄蕊綱等24個綱.16世紀我國李時珍(1518—1593)在他的《本草綱目》一書中將植物分為五部,即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將動物也分為五部,即蟲部、鱗部、介部、禽部和獸部;人另屬一部,即人部.又如,亞里士多德根據血液的有無,把動物區分為有血液的動物和無血液的動物兩大類,等等.
自然分類法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進化論的確立及生物科學的發展,使人們逐漸認識到現存的生物種類和類群的多樣性乃是由古代拿宴的生物經過幾十億年的長期進化而形成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親緣關系.分類學應該反映這種親緣關系,反映生物進化的脈絡.
現代生物分類學研究生物的發育,特別強調分類和發育的關系.在研究分類的過程中,分類學家追求的是劃分的分類單元應是“自然”的類群,提出的分類力求反映客觀實際,也就是說要符合
一、生物分類的依據
1.分類的基本原則:以“異”區分、以“同”合并
2.分類的具體依據:形態結構特征、營養方式、在生態中的作用、進化上的親疏遠近關系
二、生物分類的等級
1.分類的等級:界、門、綱、目、科、屬、種
2.種的概念: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表現相似、生態分布基本相同
3.種的特點:同種之間能有性生殖
分類是階元,通常包括七個主要級別:界、門尺高、綱、目、科、屬、種 。
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
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分類等級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點越少;分類等級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點越多。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都需要對生物進行分類。
擴展資料:
生物的分類方法:
人為分類法:主要是憑借對生物的某些形態結構、功能、習性、生態或經濟用途的認識將生物進行分類,而不考慮生物親緣關系的遠近和演化發展的本質聯系,因此所建立的分類體系大都屬于人為分類體系。
例如,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水生生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另外,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1707—1778)以生物能否運動為標頃慶準,將生物劃分為動物界和植物界的兩界。
自然分類法: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進化論的確立及生物科學的發展,使人們逐漸認識到現存的生物種類和類群的多樣性乃是由古代的生物經過幾十億年的長期進化而形成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親緣關系。分類學應該反映雀困握這種親緣關系,反映生物進化的脈絡。